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864年12月,在狄更斯主编的周刊《一年到头》上,谈到“科举……,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根基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的影响的制度,当其他帝国的统治的代表一次又一次被推翻并被践踏为尘土是,它在全民族的眼中却是神圣的唯一避难所”。作者主要强调了科举制
A.发展的稳定性
B.功能的综合性
C.影响的持久性
D.地位的神圣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依据所学可知,自隋朝创立科举制以来,科举制并没有随着王朝的更替而消失,而是不断地发展完善,成为“全民族的眼中却是神圣的唯一避难所”,这强调了科举制度功能的综合性,既是选拔人才的制度,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归宿。所以应选B。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西汉太中大夫东方朔撰文上呈汉武帝,所用的竹简奏章需两个人抬进宫。以后改变这种携书不便现象首先得益于
A.活字印刷术
B.雕版印刷术
C.造纸技术
D.篆刻技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题干材料主要反映了汉武帝时期,使用的书写工具是竹简,不方便携带。为改变竹简作为书写载体不便携带的现象,首先得益于造纸术的发明。
考点:造纸术的发明。
点评:我国西汉前期已经发明了纸,东汉时蔡伦改进了造纸术。造纸术的发明,是最早影响人类知识传播的学习的革命,从此我们的文明开始写在纸上。公元3世纪中叶传到了朝鲜和越南,8世纪后,开始传入西方,公元1150年,西班牙建立了欧洲第一个造纸厂。当纸在欧洲风行时,漫长的中世纪即将结束,文艺复兴的曙光开始闪现。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中级官员”的主要职能是(???)
A.协助奏章
B.参与决策
C.执行政令
D.监察百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可知,朱元璋废丞相后,设立殿阁大学士帮助自己处理政务,其职责是仅备顾问兼协理章奏,故答案A项正确,B项不正确。“执行政令”是六部的职责,故C项不正确;“监察百官”是都察院、监察御史、六科给事中、厂卫特务机构,故D项不正确。
点评:宰相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内部可发挥双重作用:即可以辅佐皇帝,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决策机要;也可能因权力过重而威胁君主,造成深刻的君相矛盾。明太祖废除丞相后,固然可以解决君相矛盾,但必然导致皇帝负担过重,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个人裁决,难免偏颇、草率。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秦朝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是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刺史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秦朝在中央设丞相、 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 丞相 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讲述的是,诸侯因义务所在,看见烽火点燃,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王位世袭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西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分封的诸王享有治理诸侯国的权力,但是也应该有出兵勤王的义务。周幽王昏庸,为博得褒姒一笑,居然乱用此制度,最终导致亡国。故选A。宗法制是和分封制相连的西周时期实行的另一制度,嫡长子继承制是核心,强调血缘关系,与材料不符;郡县制是秦朝以后在国家范围内实行的制度;王位世袭制是指的王位的继承制度,与材料中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无关。因此ACD均错
考点:分封制
点评:西周灭商以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用分封制。把自己的同姓亲族、姻亲、功臣等分封到各地为诸侯,从而打破了当地的血缘关系,扩大了周天子的统治区域,也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局面。但是,西周的分封制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易于形成诸侯混战的局面。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