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又一次革命。下列关于80年代改革说法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A.农村包产到户责任制迅速推广,人民公社体制也在全国逐步废除
B.外交上由中苏为主的双边外交向多边外交转变
C.城市也进行了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中心环节的改革
D.邓小平着手对党和国家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进行改革
2、判断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之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对该内容的理解,错误的是(???)
A.提出了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
B.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
C.明确了增强企业活力和发展市场经济的中心任务
D.反映了领导人对计划经济体制的严重弊端的认识
3、判断题 (24分)天津市是我围北方的海运与工业中心。2009年,国务院批复同意天津市调整滨海新区行政区划,天津滨海新区被誉为“中国经济未来第三增长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晚清时期,天津从一个滨海要塞迅速发展为近代城市,为天津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现代学者研究认为,中国近代城市的兴起通常受到贸易、工业、交通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晚清时期天津城市发展的部分重要事件

(1)依据以上材料和相关史实,简要分析晚清时期天津发展为近代城市的原因。(6分)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天津改革步伐加快,支柱产业从“一只鸡(机)、一碗面、一杯酒”(摩托罗拉手机、康师傅方便面、王朝葡萄酒)发展为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八大优势产业。
(2)说明天津产业结构改变所反映出的工业区位条件的变化。(10分)
推进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建设先进文化,在发挥经济上的引擎作用的同时,也要发挥文化上的示范作用。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滨海新区功能定位的题中应有之义。
(3)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对滨海新区如何发展先进文化提几条合理化建议。(8分)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1:

材料2:区位优势是什么?我觉得它应该包括优越的地理位置、所依托的国际与国内市场及所处的交通、能源大环境等方面。毗邻港澳(或面对台湾)、华侨众多、商品经济比较发达,是中央对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就是我国经济特区的区位优势。????????????????????????
——摘自罗木生《区位优势对经济特区的影响》
(1)中国为什么能在上个世纪80年代形成对外开放的局面?(4分)
(2)根据材料2指出我国对外开放为什么首先选择在广东、福建两省试点?(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2分)
(3)英国《卫报》曾发表了题为《如果20世纪止于1989年,那么21世纪则始于1978年》的文章。作者马丁·雅克提出 “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2分)
5、判断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中国农村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优越性在于( )
A.生产经营方式的自主性
B.使土地所有权发生改变
C.实现分配中的共同富裕
D.完善了人民公社体制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