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7世纪中期,一个国家骄傲地宣称:“我们在世界各地采蜜。挪威是我们的森林,莱茵河沿岸和加龙河岸是我们的葡萄园;德意志、西班牙、爱尔兰是我们的羊圈,普鲁士和波兰是我们的谷仓;印度和阿拉伯是我们的果园……”该国家最有可能是
A.美国
B.荷兰
C.英国
D.法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题干中的时间在17世纪中期称为世界最大殖民帝国的是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英国是18世纪的最大殖民帝国,美国法国错误,所以正确的是B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世界市场能够形成,从根本上说是????
A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推动?????? B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
C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D新的通讯手段的应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良,完成了工业的集中,它使工业的相互依赖关系更加密切,它的广泛运用,成为一切生产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的“万能原动机”。以下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①曼彻斯特的煤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到了首都伦敦
②1830年,史蒂芬孙坐在行驶于利物浦到伦敦的列车上
③大工厂纷纷离开了溪谷水岸,落户于人口中心或市场
④伦敦的市民们老是抱怨无穷的烟云飞翔于城市的上空[????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
A.技术成果与工业生产的紧密结合
B.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并迅速运用于工业生产
C.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
D.新发明促进了生产力的高速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比较能力;A、D是三次工业革命的共性,C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本题难度大,旨在考查第一次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特点的比较能力;对比较能力的考查已成为近几年高考命题的一大特色,因此在平时学习时要不断强化这方面能力的训练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5分)近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的一种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是全球化的开始,那么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
材料二: 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贱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的悲歌。
材料三: 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
参考答案:
(1)理由:葡、西最早支持开辟了新航路。(3分)政治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所学知识,葡萄牙和西班牙人走在新航路开辟的前列,开始结束了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1640~1870年间英国大规模向全球殖民的政治、经济条件,结合时间信息,17世纪英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18世纪率先开展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
(2)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二马克思论述中“这场决斗”是指鸦片战争,“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是指清政府进行的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但是却是落后的一方,“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贱卖的特权”是指英国作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打开中国国门获得利益而发动战争。
(3)根据所学知识,“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 是指英国而言,鸦片战争是商业战争;“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这一战争” 是指中国而言,鸦片战争是是英国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是指鸦片战争是先进的工业文明与落后的农业文明的冲突。因此推论出人们在研究历史中,由于立场和观点不同,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