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数据看待历史问题本质的能力。观察表格可知,企业数量减少,产量和投资在增长,说明19世纪后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生产力迅速发展,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故正确答案为A项。 点评:本题解答要注意观察表格中企业数量、钢铁产量及投资额的变化,然后结合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进行分析思考。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影响是 A.扩大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往来 B.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C.主要商路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D.加速了世界近代史到来的进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解答此题首先排除D项,因为世界近代史是指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逐渐形成世界体系和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的历史。据此判断世界近代史应以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为开端,而不应以新航路开辟为开端。此题中其他几个选项都可以看成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但是,主要的影响还应该从其对全人类的历史发展的影响来看。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8分)近现代以来,棉花种植和棉纺织业发展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材料一?那时的纺织业可以说是技术最密集、最“先进”的产业,而英国在这方面明显地不具有比较优势。直到18世纪初,印度、伊朗和中国产的棉织品在价廉、美观和牢固上都还超过英国产品。但是英国绝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制造纺织品的努力,而是变本加厉地以各种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来加快本国纺织业的发展。1688年的“光荣革命”之后,英国完全停止进口法国和荷兰的毛织品。1700年,英国议会禁止从印度、伊朗和中国进口棉织品。这个禁令是绝对的,毫无伸
参考答案: (1)经济政策:贸易保护主义。(2分)目的:加快本国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第(1)题的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作答;第二小问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加快本国纺织业的发展”作答;第三小问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英国的产业革命就是在这样的贸易保护主义环境下发生的”作答。第(2)题可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欧洲……依赖殖民地的棉田”“棉花没有大规模移植到欧洲……是万幸……预示着新经济时代的来临”“亚洲……为了提高棉花产量,严重的损害了当地的生态系统”作答。第(3)题的“原因”可根据工业革命和经济大危机的影响作答;“影响”可从危害性和客观进步性这两个方面作答。第(4)题根据时间提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人类社会的古代几大区域呈点状分布,相互间基本处于隔绝状态,孤立地发展着。伴随工业文明的发展进程,世界逐渐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15世纪末,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几大主要文明区域连接起来。哥伦布《航海日志》:“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前往印度……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 ”请回答:哥伦布说“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实际是哪里?(2分)分析新航路开辟对欧洲产生的影响。(4分) (2)工业文明兴起,人类社会从分散的地域性
参考答案: (1)美洲。(2分) 对欧洲的影响:引起了“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该问考查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和影响。从1492年起,哥伦布先后三次远航,横跨大西洋,到达西印度群岛等地,哥伦布说“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后来被证实这是美洲大陆。第二小问从近代化史观和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评述新航路开辟对欧洲的影响。 (2)考查两次工业革命的史实。联系所学知识,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棉纺织业;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成果之一,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飞机成为人类的重要交通工具。第三小问依据教材分析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产生的重大影响。 (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论证:“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开始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1992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扩张之时,中国入世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点评:近现代中国与经济全球化发展机遇——错失四次机遇,现在奋起直追: 1.第一次:近代前夜,错失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主要原因: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清王朝实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的封建专制统治。 2.第二次:清朝晚期,错失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转移的机遇。主要原因:西方列 91eXaM.org强对中国的侵略。 3.第三次:20世纪40年代中期50年代初期,错失了第三次科技革命起步的机遇。主要原因:内战的影响;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新中国政权的敌视;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 4.第四次:1957~1976年错失了第三次科技革命转移的机遇。主要原因:党的“左”倾错误,导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及文化大革命的发生。 5.现在(改革开放时期):奋起直追,全面融入。(1)主要原因: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政府政策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推动。 (2)引领中国人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三大决策:①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②1992年,中共十四大,做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③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405年郑和开始了长达28年的远洋航行,他每到一地都采取友好外交,厚往薄来政策。1492年,哥伦布横跨大西洋到达美洲,对美洲进行了野蛮的掠夺和猖狂的占领,经济上“ 厚来薄往”。造成二者外交政策上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基础 B.控制能力 C.航行目的 D.传统思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