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民生问题自古有之,不同时期解决方式不尽相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请回答:
(1)图一中的历史人物为解决民生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出现了什么局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孙中山为解决民生问题是怎样不断与时俱进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哪些解决民生问题的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孙中山和邓小平在解决民生问题上有何相似之处?这对今天有何现实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 我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 [???? ]
A.深圳珠海的大发展
B.海南建省
C.上海浦东的开发
D.西部的开发
3、判断题 20世纪90年代有人把中国东部经济发展状态比作“满弓待发之箭”:“弓”比喻为1984年国家开放的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弦”比喻为1996年全线通车的南北交通大动脉京九铁路。那么,“箭头”在今天看来最为恰当比喻是 [???? ]
A.深圳
B.珠海
C.海南
D.浦东
4、判断题 下表反映了1979——1981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导致这一时期国民经济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提高了农村生产力
B.我国模仿苏联模式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C.苏联撕毁中苏经济技术合作协议,影响了我国重工业的发展
D.国家调整了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关注民生
5、判断题 下图是某同学在网上查阅资料时发现的一份地方报刊的号外,依据图片中的信息,可知当时中国处于
[???? ]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