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见物即购,尽量将金圆券花去,深恐一夜之间币值大跌致受损失。”“米煤布匹等必需品,连迷信品锡箔、白钱、甚至棺材等也在抢购之列,物资紧张,人心恐慌,整个社会陷入一片混乱之中”。上述现象应该出现在?????[???? ]
A.北伐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
C.解放战争时期??????????????????????
D.新中国成立初期
2、判断题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到:“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人数,辛亥革命前不过50——60万人,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即达到了200万人。”透过产业工人人数的变化,可以窥见[???? ]
A.清末洋务运动的足迹
B.20世纪初期工人的觉醒
C.一战期间世界局势的动荡
D.民国初年实业推进的步伐
3、判断题 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 ]
A.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B.为近代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
C.民族资产阶级从此
4、判断题 随着近代民族工业的出现和初步发展,在思想文化界出现一批已经不同于洋务运动理论家的???早期改良派学者。他们主张
A.“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B.“未款之前,则宜以夷攻夷;既款之后,则宜师夷长技以制夷”
C.“有议院,而昏暴之君无所施其虐,……草野小民无所积其怨”
D.“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5、选择题 1912—1919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但此后陷入困境。民族工业的这一发展状况说明
A.管理不善是经济近代化的不利因素
B.封建统治是经济近代化的最大障碍
C.民族独立是实现经济近代化的前提
D.民国建立无益于中国的经济近代化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