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在其诗作《乡愁》中写道: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首诗鲜明地表现了
A.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是台湾民众的主流
B.两岸合则两利,分则两害,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所认同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们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D.实现中华民族的完全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余光中的《乡愁》之所以令两岸人民感动 至今,就在于其深刻表达了两岸人民希望国 家统一的美好愿望。通过诗中“乡愁、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可以感受到,故选D项。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近代爱国诗人闻一多在《七子之歌·台湾》中写到“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台湾爱国诗人余光中于1972年在《乡愁》中写到“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下列对两段诗歌理解错误的是
A.都反映了因侵略造成的两岸分离
B.“酷炎的夏日”指的是日本的侵略
C.都寄托了对海峡两岸统一的渴望
D.闻一多诗中所指的分离曾长达半个世纪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近代史上台湾与祖国大陆的两次分离。第一次“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指的是日本于1895年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对台湾人民实行殖民统治;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台湾回归祖国。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集团败退台湾,从此“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台湾与大陆处于隔绝状态。两首诗都寄托了对海峡两岸统一的渴望,B、C、D符合史实,A项错误。
考点:台湾问题
点评:台湾问题不同于香港、澳门问题,港、澳问题属于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属于中国和英国、葡萄牙之间的问题。台湾问题是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属于中国的内政问题,应该由中国人自己来解决,不容许外国干涉。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以下建设成就,在“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是
①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②南京长江大桥建成
③成昆铁路通车
④第一汽车制造厂投产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其提出首先是针对哪一地区?
A.香港
B.澳门
C.台湾
D.西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台湾乡土文学家钟理和有这样一句话:“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这表达了
A.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B.海峡两岸有着血浓于水的亲情
C.实现统一是台湾各党的迫切要求
D.“一个中国”是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这首诗主要说明了两岸由血浓于水的亲情,故选B。A项材料未体现;C项明显错误;这句诗体现不出“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内容。
考点: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点评:两岸同胞血浓于水,有着剪不断的亲情,这就决定了祖国统一是历史的潮流,近年来台湾海峡两岸的关系在迅速的发展。以九二共识为基础,加强两岸的交流与合作,对于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