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太平天国运动是特殊背景下发生的农民运动,它的纲领在口粮分配方面体现的原则是(??)
A.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B.平等、博爱
C.无处不均匀
D.各尽所能、按工取酬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55页原文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现代化的闸门,使反动力量再也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了”,这主要指它?
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
B.沉重打击了反动统治的依靠力量
C.动摇了封建制度的根基
D.进—步瓦解了自然经济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打开了中国现代化的闸门”,是指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另外,辛亥革命推翻了专制制度而不是整个封建制度,这点要注意。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25年初到1925年底,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基本观点是:工业无产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军”……1927年初毛泽东则大声疾呼:“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一切革命同志都要拥护这个变动,否则他就是反革命。”这一变化的背景是
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B.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C.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教训
D.“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基本形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 析:
试题分析:材料出自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毛泽东在1927年春之前就认识到农民问题的重要性。他在1925年冬至1927年春先后发表文章,阐述农民问题的重要地位,指出革命要依靠农民。BCD都发生在1927年春之后。故本题选A。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指鸦片战争、“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指第二次鸦片战争、“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指甲午中日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有利于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甲午中日战争有利于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A项正确,D项错误;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B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后开放的苏州、沙市和重庆均不在沿海地区,C项错误。
点评:近代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使得中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政治上,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地加深,中国的主权不断的丧失;在经济上,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一个环节;在思想上逐渐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潮。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把建设新中国的战略目标确定为“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中共的重要会议包括
①中共“七大” ②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④中共“八大”
A.②④
B.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三大改造完成,中共“八大”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二者均提到把我国由落后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