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建国后各时期的教育方针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育方针是[???? ]
A.“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B.“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
C.“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
D.“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同治十一年(1872年)至光绪元年(1875年),按照计划先后派遣4批幼童赴美留学。其中最幼者10岁,最长者16岁,平均年龄12岁。在120名幼童中,绝大多数是从广东、江浙等地选拔出来的。……在120名学生中,专修法律的约占1/3,专修路矿工机等工科者约占2/3。
——张岂之等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有近30万人到国外留学,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数之多,规模之大,为我国留学史上前所未有。目前,学成回国的留学人员已达10万人。在不断完善留学政策的基础上,中央制定了“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指导方针,使出国留学工作走上正常的发展轨道。1996年,国家教委决定全面试行国家公费出国留学人员选派新办法,选派管理体制改革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三】 ?据统计:中国工程院于1994年成立,首批院士96人,留学专家46名,占48%。199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3名受奖者中21名是归国学者。
——《百年接力留学潮》
请回答:
(1)19世纪70年代和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先后两次组织留学教育,形成了中国近代以来第1次和第10次留学教育高潮。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扼要分析出现以上留学高潮的原因。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上述两个时期留学规模不同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三和有关史实,评价留学教育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产生的影响。
3、判断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
A.20世纪70年代
B.20世纪80年代
C.20世纪90年代
D.21世纪初
4、判断题 20世纪90年代,中共中央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作出的重大部署是[???? ]
A.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B.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C.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
D.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5、判断题 2009年9月4日,温家宝来到北京35中,在初二(五)班和学生坐在一起连上5节课,对当前中学教育进行调查研究。温家宝指出:“应该肯定,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无论是在学生的就学率还是在教育质量上,都取得了巨大成绩,这些成绩是不可磨灭的。”取得“这些成绩”的因素包括
①1957年,毛泽东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②“文革”时期的“教育革命”
③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
④1995年,提出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