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此后2000多年却是“万马齐喑”般的沉寂。新中国成立后学术思想又经历了1956年昙花一现,改革开放后的欣欣向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思想文化现象与国家的政治政策息息相关???????
B 领导者素质的高低决定社会文化繁荣的程度
C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百家争鸣”现象出现的因素之一
D 不同时代的“百家争鸣”所争论的主要内容是不同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领导者个人素质可以影响文化繁荣程度,但不能起决定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历史上在处理国际关系时,采取“远交近攻”,现在不能这样了。必须“以邻为善”“以邻为伴”,走共同发展的道路。主要是因为(???)
A.世界上各地区走向集团化,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本地区的支撑
B.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加强,各国之间密不可分
C.远亲不如近邻
D.国际关系的趋势之一是与邻国结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显然材料强调了要“以邻为善”,当今社会,发展才是硬道理,而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本地区的支撑,故而选A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在中国大地上,出现近代机器生产的企业先后顺序是
①洋务企业?②官僚资本主义企业?③民族资本主义企业?④外商企业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④①③②
D.③①④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商业广告是促销的重要手段。据史料记载: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广告起始于鸦片战争后,民国初年得到显著的发展,1953年后开始消失,1978年末又重新出现。材料中广告业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困难,物资匮乏
B.产品的平均分配
C.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D.国家实行计划经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热衷产品直销”和“政府取缔”都有违史实,故排除B、C两项;A项虽符合史实,但从鸦片战争至1953年,中国同样“经济困难,物资匮乏”,但广告业没有消失,说明A项不最主要原因。实际上,广告业消失的最主要原因由于1953年中国开始实行计划经济,在生产、资源分配、产品消费各方面,都由政府统一计划。“复兴”的原因1978年末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国家实行政企分开,企业自主权扩大,变成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某同学的学习卡片中有一幅图(如下图),对此图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A.反映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B.表明美国已放弃“两个中国”的政策
C.体现发展中国家对新中国的支持
D.说明中国成为多极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数据表格,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表格中时间可以直接排除A,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获得支持票数不断增多,一方面说明了发展中国家对新中国的支持,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美国敌视、孤立和封锁新中国政策的破产,是我国在外交战线上取得的一个重大胜利,因此C符合题意,而B的表述不合史实,另外当时依然处于两级格局下,D的表述也不合史实。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