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武昌起义后,帝国主义破坏辛亥革命活动的先后顺序是
①策划“南北议和”??
②伪装“中立”?
③准备武装干涉??
④孤立临时政府
①②③④????? B. ③①②④????
 C. ③②①④????? D.②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帝国主义绞杀辛亥革命的方法,与它们绞杀太平天国革命和义和团运动的方法有所不同。它们虽然没有采取大规模的武装干涉的直接行动,但却在所谓“中立”的幌子下,积极地进行干涉和破坏的活动,显得十分狡猾、阴险和毒辣。它俩在革命爆发后,首先考虑的是起用袁世凯来续压和破坏革命以推持清政府的统治。到了革命的火焰燃温全国时,为了保存封建帝制,还搞了一个“君主共和立宪国”的阴谋。到再巳无法阻止中国人民建立共和时,就利用袁世凯伪装成共和,来代替清政府,并要挟革命方面接受让出政权的条件。于是,在中国就出现了一个“假共和”的北洋军阴反动政权。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边所示是闻一多的《七子之歌——台湾》。这首歌创作于民国十四年三月,此时距台湾“离家”有(???)

A.83年
B.65年
C.50年
D.30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解答题需要掌握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方法。《七子之歌——台湾》创作于民国十四年,即公元1925年;而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是在1895年。两者相隔30年,故选D。
点评:1840年——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主要侵华战争即不平等条约:
战争
时间
结果
影响
鸦片战争
1840-1842
《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中与英法《天津条约》(1858)、《北京条约》(1860)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
大大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
中与德奥美法英意日俄《辛丑条约》(1901年)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西安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的推动
B.国民党内部分化加剧
C.民族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
D.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19年上海《淞沪护军使卢永祥电》称:“此次 沪上风潮始由学生罢课,继由商人罢市,近且将有劳动工人同盟罢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失此不图,将成大乱。”此次风潮的结果不包括
A.释放了被捕学生
B.罢免了曹汝霖等人的职务
C.收回了山东的主权
D.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材料所述内容为五四运动,其结果包括释放了被捕学生,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的职务,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山东主权在巴黎和会上中国没有收回,中国是在华盛顿会议外通过《中日协定》收回的。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七七”事变
D.“一二八”事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由此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1931年日军发动了占领中国东北的“九一八” 事变。“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得寸进尺,企图侵占上海作为继续侵略中国的基地,1932年1月28日发动了进犯上海的“一二八”事变。七七事变后,日军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发动了侵略上海的“八一三”事变。因此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