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毛泽东称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其中“革命性、民主性”主要是指《临时约法》
A.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B.从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D.不承认清廷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临时约法》的“革命性、民主性”,体现了约法的反封建、反专制的内容。《临时约法》以法律的形式宣告了君主专制政体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建立。故选B。D项说法与《临时约法》内容不符。A、C两项都是对B项的说明。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毛泽东写过大量反映革命历史的诗词。“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对应的时期是
A.国民革命时期
B.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北洋军阀将领吴佩孚(1874—1939)曾经填词《满江红·登蓬莱阁》:“北望满洲,渤海中,风浪大作。想当年,吉黑辽沈,人民安乐。长白山前设藩篱,黑龙江畔列城郭。到如今,倭寇任纵横,风云恶!甲午役,土地削;甲辰役,主权堕!叹江山如故,夷族错落。何日奉命提劲旅,一战恢复旧山河,却归来,永作蓬山游,念弥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该词作于九一八事变以后
②该词中“甲午役,土地削”指的是甲午战败,清政府割地赔款给日本
③该词中充满了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
④“甲辰役,主权堕”指的是卢沟桥事变后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当时东三省已经失去,这应该作于九一八事变后;甲午役,指的是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丧失了大量的主权;从材料“何日奉命提劲旅,一战恢复旧山河”可以看出作者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因此①②③均正确,故选C。④错误,甲辰役应该指的是日俄战争。
点评:近代以来,中日之间发生了几次战争,其中主要的是甲午战争和全面的抗日战争。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丧失了大量的权益,中国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抗日战争是近代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国共两党紧密合作,结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关于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历来众说纷纭:
蒋介石:抗日战争中的重大战役都是国民党组织的,没有国民党便没有中国的抗战。
朱德:在时间最长、斗争最艰苦的相持阶段,敌后军民抗击了60%以上的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国民党军队在抗战过程中发挥了有限的作用。
美国总统:蒋介石是中国抗战的领袖,国民党军队是中国抗战的主力。
叶挺:国民党在抗战初期一度积极抵抗,但后期是破坏抗战的罪魁祸首。
日本士兵:国民党兵好对付,最可怕的是八路军。
请说出你的见解。
参考答案:“略”(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必须拆毁北京至大沽之间炮台,外国列强的主要目的在于( )
A.削弱中国军队的力量
B.摧毁中国反帝行动
C.控制中国的京津地区
D.干涉中国内政外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拆毁北京至大沽之间炮台,置于列强武装控制之下,便于列强控制中国的京津地区。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