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明成祖朱棣在位时期,内阁制度初具规模。关于这一制度变迁的原因、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一劳永逸地解除了大臣弄权问题
B.使古代中国到达了皇权专制的最高点
C.有力地加强了明代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
D.是明初统治者汲取前代历史经验的结果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项表述错误,不能说根本上解除了大臣弄权问题;B项是清朝军机处的影响;C项与题干不符,内阁制度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而不是加强中央集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三者都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明成祖朱棣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他对内开拓疆土,加强君主专制;对外派遣郑和下西洋,加强与亚非国家的联系,成功地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永乐盛世”。但后来的封建史家仍以“篡位”视之,主要是因为他皇位继承
A.破坏了分封制
B.不符合古代宗法制
C.是以武力夺取帝位的
D.损害了封建史家的利益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汉族,明朝第三位皇帝,朱元璋第4子,受封为燕王,后发动靖难之役,夺位登基,1402年7月17日(明建文四年六月十七日)即位。宗法制度确立于夏朝,发展于商朝,完备于周朝,影响于后来的各封建王朝。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而明成祖朱棣并不符合继承的条件,就是他成功地开创了盛世,他依然是篡位者。所以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元丰三年(1080),……(宋神宗)对职官制度作了改革。……借以发挥中书揆议、门下审复、尚书承行的职能,……许多机构便或省或并,如三司归户部和工部,审官院并于吏部,审刑院划归刑部。”这表明宋神宗元丰三年后
A.君主专制遭到削弱
B.中央官制实际上是三省六部制
C.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D.中央官制实际上是二府三司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A.君主专制不是削弱而是加强;C.中央集权说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此处应是君主专制,混淆了这两个概念;D.二府三司制是宋朝;根据题干中“中书揆议、门下审复、尚书承行的职能” “三司归户部和工部,审官院并于吏部,审刑院划归刑部。”可知应是三省六部,所以B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君主专制的加强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贾谊·治安策一》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
A.剥夺王国的封地
B.推恩令
C.夺取王侯的爵位
D.实行郡国并行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表明,贾谊主张分割王国封地以削弱其实力,这和“推恩令”的做法相吻合。“推恩令”是汉朝时期推行的一个旨在减少诸侯的封地,削弱诸侯王势力范围的一项重要法令。主要内容是将过去由诸侯王只能把封地传给嫡长子的情况,允许诸侯王把封地分为几部分传给几个儿子,形成直属于中央政权的侯国。故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西汉推恩令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在外者,则有行省……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材料所反映的史实,最有可能出自于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元朝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