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指出,诸如福建等沿海省份,“田不供食,以海为生,以津舶为家者,十而九也”。基于这种社会现状,作为一位开明大臣的最佳奏议应是( )
A.“严禁私下诸番互市者”
B.“海禁一严,无所得食,则转掠海滨”
C.“露田不准买卖,年老免课,身死还田”
D.“滨海居民不许与外洋番人贸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天下郡国利病书》所述社会现状是东南沿海往往地少人多,实际上是说沿海百姓生计不可能依赖单纯的农业。基于这种现实,结合明初海禁政策,作为开明大臣应向皇帝反映禁海堵绝沿海地区人民的正常谋生之路,给统治秩序带来了不利的社会影响。符合题旨的是B项。A、D两项均是明代海禁政策的规定,不是开明奏议;C项是土地制度,与题旨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以下对明清时期白银使用与流通历史的认识,正确的是
A.明朝实行赋役征银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B.清朝时期白银开始成为主要货币
C.鸦片战争前,外贸出超造成中国白银外流
D.至清朝结束,铜钱与银两兑换的比值没有改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B不对,明朝时期而非清朝时期白银开始成为主要货币; C不对,鸦片战争前,中国在外贸中处于出超地位,白银流向中国,鸦片走私造成白银外流;D不对,如受鸦片走私造成白银外流的影响,银价上涨。A符合题意,明朝张居正改革推行“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征银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点评: 本题为肯定式判断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对历史事件相关结论的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通过排除法,排除不正确的选项即可。注意题干一般有限定词和中心词组成。其中中心词是核心,中心词是判定选项和题干是否符合的主要依据;限定词则是对中心词的时间、范围、程度等外延进行限制,从而确定了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从近年高考选择题看,题干中含有限定语的题目至少占了三分之一,而且限定词有复杂化的倾向,中心词也具有了迷惑性。在审题的基础上,辨析题支要对题支的表述的正确性进行全方位的考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6分)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它在历史长河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鼎四年(前115年),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秦汉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重量,如“半两”、“五铢”,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此后我国铜钱不再用文字标重量,都以通宝、元宝相称。北宋时期的四川地区首先出现了纸币——交子。明初,白银普遍流通,一两白银值铜钱1000文。
(1)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货币在形
参考答案:
(1)演变: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由文书重量向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提取材料一的相关信息,并据此概括中国古代货币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演变趋势:“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即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秦汉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重量,如“半两”、“五铢”,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此后我国铜钱不再用文字标重量,都以通宝、元宝相称,铸币经历了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北宋时期的四川地区首先出现了纸币——交子;明初,白银普遍流通。第二小问从中国古代工商业的发展、国内市场的扩大等方面分析原因。
(2)第一小问考查对材料信息的归纳、概括能力:民国建立之后,中国货币制度混乱;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期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国内通货紧缩,货物滞销;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决定实施“废两改元”,但辅币、纸币仍未统一。1935年国民政府推行币制改革,从现代化史观的角度看,有利于中国币制和经济的近代化;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有利于中国经济融入世界,推动世界贸易的发展。
(3)依据材料以及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特点分析新政在金融领域采取措施的主要特点:健全法律法规,强化金融监管力度,实行正确的货币政策,防止金融风险。罗斯福新政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从而使美国实现了由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到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的转变。二战后,欧洲丧失了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确立了美元的霸权地位,建立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新的世界货币金融体系。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费正清、赖肖尔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一书中认为,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下列各项可以为作者提供论据的是
A.偏远的农村地区开始出现草市
B.“市”突破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C.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大量兴起
D.流通领域出现了新型生产关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解考查“市”的发展。草市开始出现是在宋朝以前,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与流通领域出现新型生产关系是在明清时期。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某小组在探究“宋代城市商业发展”课题的过程中,搜集到了下列素材,你认为最有说服力的是???????????????????????????????????(???)
A.史籍《宋史》
B.北宋“交子”刻版等实物
C.宋朝诗词作品
D.电视剧《水浒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宋朝的商品经济发展的情况,最有说服力的是实物最为证据,在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用作商品流通之用,所以B正确,CDA的作品都带有作者的很大主观能动性。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