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1920年俄国工农业生产及产业工人与战前水平比较表:
参考答案:(1)苏俄的社会经济百业凋敝,产业工人大量减少。原因:连续的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列宁曾忧心地说:“国家要有大量的借款,才能有发展重工业的资金。”斯大林和他的战友却两手空空地完成了俄国工业的腾飞。对此最合理的史料解释是 A.“拥护军事共产主义,不劳动者不得食” B.“通过恢复商品交换,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C.“掏农民的裤兜,成全工业化” D.“资本主义大危机继续加剧和深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及对斯大林模式的理解。斯大林执政时期建立了斯大林模式,这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它形成的标志为苏联1936年宪法的通过。 这种经济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即通过国家权力,全面干预和管理国民经济各部门,通过指令性计划集中进行资源配置,进行社会生产活动。为了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斯大林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其实是牺牲农业了发展重工业,所以答案选A。B、C选项是分别是列宁时期采用的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D选项不符合苏联的史实。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也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俄国不具备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 B、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俄国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C、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社会矛盾,引发了俄国革命 D、帝国主义战争是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的必要条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党纲里却认为是刻不容缓的基本任务。……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战线上遭受了严重的失败。 ——列宁《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教育的任务》 材料二: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列宁 材料三:改造小农,改造他们整个心理和习惯,是需要经过几代的事情。
参考答案:(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长期执行的政策。反映了急于建成社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通过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列宁的言论中,看出其思想的变化,引导苏联逐步向正确的道路转化,并取得显著的成效。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21年苏俄暴动者提出“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的口号。一个红军战士在信中说:“不是富农的暴动,而是对正义的胜利丧失了任何希望的劳动居民的暴动。”导致农民丧失希望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民对苏维埃政权不满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C.新经济政策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D.斯大林农业集体化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