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7分)美同柯达公司130多年的兴衰史,见证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柯达公司发展大事记:
1、1879年,美国人乔治·伊士曼为自己的干版涂片
参考答案:(1)崛起原因:重视发明专利;注重广告宣传;实行跨国经营。(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从材料“1879年,美国人乔治·伊士曼为自己的干版涂片机器申请专利”、“广告词刊登在杂志、报纸上,该广告很快便家喻户晓”、“柯达在英国成立子公司,成为跨国集团公司”中,可以得出19世纪末柯达公司迅速崛起的原因:重视发明专利;注重广告宣传;实行跨国经营。。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材料中改善员工福利待遇的措施要从多个方面来分析:这是企业内部的生产关系调整;缓和劳资矛盾调动了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对二战后资本主义企业的调整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材料中信息“1930年,柯达占世界摄影器材市场75%的份额,利润占这一市场的90%”,可以得出柯达公司在该行业中所处的地位。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1998年,柯达与中国政府签订了“全行业合资计划”,柯达与厦门、汕头等6家国有胶卷企业进行合资合作”,要注意“1998年”这个时间点,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从当时中国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推进和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的角度,分析得出答案。 (4)根据材料信息“1929年,推出第一盘为有声电影设计的彩色胶片”、“?1963年,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遇刺的历史瞬间被柯达相机拍下”、“1969年,阿姆斯特朗登月时用柯达立体摄像机拍下“人类一大步”。同年,柯达因开发供电视使用的快速彩色胶片冲洗而获艾美奖”、?“1986年,设计制造了全球第一部140万像素影像感应嚣,该技术被美国航天局用于探索火星”,可以得出柯达公司为人类文化事业作出的贡献。对“柯达成也胶卷,败也胶卷”的理解:柯达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因为胶卷方面的多项发明而全球领先,但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时因为在胶卷的巨额投资而耽误了向数码市场的转型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出现适应工业化生产的组织形式,其中主要的是 [???? ] A.工厂 B.公司 C.工会 D.企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分)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世界文明演进的主要力量。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二战后兴起的新技术革命使人类的劳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社会从以体力劳动的解放为标志的工业革命时代,过渡到以脑力劳动的解放为标志的信息革命时代……人类从直接
参考答案: ?(1)正确。理由:瓦特改良蒸汽机及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所学知识,瓦特改良蒸汽机及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提供了动力,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有利于电力的广泛应用,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动力,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两次工业革命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2)根据材料信息“社会从以体力劳动的解放为标志的工业革命时代,过渡到以脑力劳动的解放为标志的信息革命时代”“人类从直接参与生产过程转变为控制生产过程。劳动者的素质逐步从体力型、文化型发展为科技智能型”回答。 (3)根据材料信息“苏联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宇航员加加林在太空遨游108分钟” “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说明人类科研和探索的领域扩展到太空,空间(航天)技术突飞猛进。 (4)根据材料信息“随着广播、电视和其他电子媒介的出现,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 分析“地球村”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举例:第一次工业革命:汽船、蒸汽机车。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飞机、电话、电报、影视等;第三次科技革命:移动电话、互联网。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新航路的开辟,开启了经济全球化进程。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
参考答案:(1)美洲开始沦为欧洲的殖民地;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促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 [???? ] A.雇佣关系取代师徒关系 B.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 C.改良蒸汽机的投入使用 D.英国世界霸主地位的确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