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清朝官员袁昶说:“中国是礼仪之邦,春秋之时已有明约,两国相争不斩来使,如今攻使馆,要开杀戒,一背礼义之道,二背国际公法。拳术不可恃,外衅不可开,杀公使,悖公法,事将不可收拾。”从材料中可得出的确切信息是??????????????????????????????????????????????????????? ( )
A.袁昶反对利用义和团来抗击八国联军
B.袁昶注重用古今中外的历史和现实作为依据
C.袁昶的观点得到了当时统治者的支持
D.印证了当时八国联军有灭亡中国的野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材料中袁昶认为义和团攻击使馆的行为是错误的,不值得提倡。故选A。引用古代的交战礼仪,并非以古今中外的历史和现实作为依据,排除B项。依据所学史实可知,统治者并没有支持其方案,排除C项。D项与题意无关。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24年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后,全国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兴起。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国民革命运动兴起的原因和表现是什么?(7分)
(2)国民革命运动有何意义?(3分)
(3)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主观原因是什么?从中得到什么启示?(5分)
参考答案:(1)原因:①一战后,帝国主义加紧掠夺中国。②各派军阀在帝国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结合教材内容可以直接找出答案,但需要注重知识的分类整理和要点的条理性;(2)结合教材内容直接回答国民革命运动的积极影响即可;(3)在回答该问题时一定要看清题意,注意归纳主观原因,不要把客观原因也归纳上去,避免画蛇添足。结合中共“八七会议”的相关内容,可以剖析出国民革命失败的启示。
点评:大革命是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而不是由国民党单独领导的。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但并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基础。关于国共两党的关系,总结其发展历程不难发现二者经历两次合作和两次分裂,从合作和分裂产生的效果可以看出两党合则民族振兴,两党分则民族遭遇险境,因此在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两党有必要进行长远的第三次合作。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43年1月,美英分别与中国签订新约,废除在华领事裁判权;11月,蒋介石与罗斯福、丘吉尔举行开罗会议。上述史实说明
①抗日战争为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提供了历史性机遇②美英认识到应该平等对待中国
③中国已经成为与美英平起平坐的大国④中华民族的抗战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
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清军工程第八营二排长陶启胜查铺至第五棚时,惊见该棚正目(班长)金兆龙荷枪实弹,欲夺其枪。金见事败,疾呼曰:‘众同志再不动手更待何时!’中一会员程定国持枪开击,陶带伤逃死于家。于是人声沸腾,枪弹如雨。”以上内容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广州起义
B.武昌起义
C.南昌起义
D.武汉战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