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德国统治阶级解决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主要不是进行经济改革,而是走法西斯道路。德国选择法西斯道路的原因中不包括(??? )
A.经济基础相对较弱,应付危机的经济手段较差
B.殖民地较少,不易将危机转嫁给殖民地
C.德国封建残余严重,容易走向专制统治
D.德国缺乏大型经济垄断组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德国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垄断程度居世界第二位。所以说德国缺乏大型经济垄断组织不符合史实,故D项符合题意要求。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42年1月26日,《联合国家宣言》发表,宣言由美英苏中四国领衔,其余22国按国名的英文依次排列,这表明(??? )
①它是国际关系分化的结果?
②其消除了反法西斯同盟内部的矛盾?
③反映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④表明中国抗战得到了国际承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但不能说消除了反法西斯同盟内部的矛盾,②错误。据此排除A、B、D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慕尼黑协定》签字后产生的恶劣影响不包括
A.德国法西斯的侵略公然得到鼓励,加速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B.致使德国军事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C.苏联对英法更加不信任,逐步放弃了建立集体安全的努力
D.欧洲中小国家不再追随英法,转而向苏联寻求安全保障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和对史实的分辨能力。慕尼黑协定签字后,苏联不再相信英法,逐步放弃集体安全的努力,转向中立自保。而欧洲的许多中小国家,由于社会制度的差异,对苏联采取仇视态度,在反法西斯问题上根本不愿意与苏联合作,所以答案为D。解答此题,要联系《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字后,苏德在东欧划定势力范围以及大战开始后苏联建立“东方战线”等史实加以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美国历史上曾有两人进行总统竞选,他们根据时局分别创作了竞选歌曲《兄弟,你能拿出一毛钱吗》和《快乐的日子又回来了》。与该情景发生的世界背景相同的历史事件是 [???? ]
A、法国大革命爆发
B、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C、巴黎和会召开
D、德国纳粹体制确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知道,你们很清楚,我们的军用物资已通过苏伊士运河,……你们希望在希特勒问题上,我们同你们站在一起。我们认为作为代价,你们会同意我们在埃塞俄比亚的行动。
——皮雪利(意大利资本家)在英国议会
中的讲话(1935年)
材料二 我们强烈希望意大利与埃塞俄比亚之间友好地解决问题,但当务之急和首要目的是确保法国、意大利和联合王国在欧洲的安全。
——霍尔(英外交大臣)在下院的讲话(1935年)
材料三 双方一致同意,排除实行(对意大利的)军事制裁,不采取任何海上封锁措施……
——英、法两国1935年9月公告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反映出哪两国在进行什么交易?其实质是什么?(3分)
(2)材料三的观点造成了什么后果?(2分)
(3)意大利与埃塞俄比亚之间的问题解决后,英国、法国的“当务之急和首要目的”达到了没有?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结果?(2分)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法对意大利之所以采取材料三所述的措施还有何历史原因。事情的实际发展为何会出乎他们的预料?(5分)
参考答案:(1)英、意在进行政治交易,英国以牺牲埃塞俄比亚的方式换取意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有关问题的能力。第(1)(2)问,根据材料一、三中涉及的国家,结合英法的实际态度回答;第(3)问首先根据材料二归纳出目的是什么,然后结合德、意、日法西斯的行动来判断;第(4)问考查一战中意大利的表现。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