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概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过程。
参考答案:(1)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是知识的提取,但是问题就这样设问,太过于模糊。决策过程用在这里也不恰当。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1962年3月,周恩来在中央财经工作会议上针对当时我国的经济形势即兴作了一幅对联,上联是“先抓吃穿用”,下联是“实现农轻重”,横批应是
A.一化三改
B.综合平衡
C.多快好省
D.以粮为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这主要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中央政策的调整。应该是综合平衡。所以选B。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在回答社会主义能不能搞市场经济时,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这一重大问题所做的总结性的理论概栝。
请回答:???????????????????????????
(1)结合二战之前的典型史实,说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论断。(4分)
(2)新中国在过渡时期是如何“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4分)
(3)我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是如何“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6分)
参考答案:(1)①苏俄:新经济政策通过在一定范围内恢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本题解析:(1)解答本问可分别以苏联和美国为例,通过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说明观点,计划不是社会主义独有的,市场也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
(2)我国的过渡时期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56年底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可通过这一期间的土地改革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进行说明。
(3)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结合农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实行举例说明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 材料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24亿元猛增到 1998年的7939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平均每年增长9.7%,不仅大大高于改革前26年(1952——1978)平均每年增长6.1%的速度,也明显快于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
——国家统计局编《新中国五十年》
? 材料反映了中国这一时期的什么经济现象?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概括这一时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主要特点。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经济现象: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 主要特点:经济体制改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有关中国与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中国不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国
B.中国于2001年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经济发展没有弊端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只有机遇没有挑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来说,既有利也有弊,其弊的方面是:市场进一步开放、关税的大幅度减让,会使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有些产业会受到冲击,因此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不可能没有弊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