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看到 下图报纸,同学们议论纷纷。下列议论中正确的是(???)

①这张报纸是假的,如实地报道的是假新闻 ②报纸是真的,如实地报道当时的社会情况 ③报纸是真的,花生亩产13241斤是假新闻 ④报纸是真的,如实反映厂当时的浮夸风这一社会现象
A.①②
B.①②④
C.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列那一个图,最符合历史上中国家庭规模大小变化的趋势?
A.
B.
C.
D.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秦汉是小家庭→魏晋南北朝、隋唐是大家庭→宋元明清是折衷家庭→清末是小家庭。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辽宁省沈阳二中2009届高三第三次阶段测试,历史,30)2006年7月,西藏自治区成立四十周年之际,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青藏铁路全线贯通,这是中国铁路人的骄傲。近代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是(???)?
A.京沪铁路的建成
B.京九铁路的建成
C.陇海铁路的建成
D.唐胥铁路的建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中国近代第一条铁路是唐胥铁路。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在清末民初时期,中国沿海沿江城市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移民潮”。中国人口出现了由农村向城市、由内地向沿海沿江经济发达地区迁徙的趋势。沿海与沿江城市呈现人口上升趋势,而内地传统城市则呈现人口下降的趋势。这主要反映了
A.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加剧
B.人们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C.中国经济的外向型特征逐步体现
D.自然经济日趋解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近代中国人口大量涌向沿海沿江经济发达的地区是因为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伴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东南沿海地区中国近代工业化起步较早,城市化进程也开始加快,中国经济发展的外向型特征也日趋显现,所以答案选C,A B D三项说法正确但三者均是移民现象的原因,而非移民潮的结果。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事件中,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的是
A参加日内瓦会议??? B参加亚非会议?? C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中美关系改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此题实际是考查相关史实,联系教材所学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提出后,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交往的准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答案为C。
点评:此题很简单,主要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史实。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