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曾预言:“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经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加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威廉·李卜克内西《忆马克思》
材料二: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评先始于1993年,每半年评先一次。评先主要由美国斯·柏克利国家实验室、田纳西大学和德国曼海姆大学等相关机构根据世界范围内超级计算机的性能共同完成。最新的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于2007年7月4日揭晓,前10名均为美国公司所占据。冠军由美国的“蓝色基因/L”蝉联。它的速度为280.6万亿次/秒。上一届评选入围的标准是2.737万亿次/秒,本次的标准提高到4.005万亿次/秒。
――2007年7月5日人民网
请回答:
(1)根据相关知识说明在“电力的火花”取代“蒸汽大王”的过程中,最关键的科学发现和发明有哪些?(3分)
(2)根据材料二,当今超级计算机领域的发展主要呈现出哪两大特点?(4分)
(3)20世纪中期以来,美国是怎样逐步进入信息化社会的?(4分)
参考答案:(1)①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②1866年,西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人类发展,内容涉及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一问换个角度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电力广泛应用的科学发现和发明有哪些?”,根据所学可知科学发现为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发明为1866年,西门子研制成功发电机以及格拉姆发明电动机。
第二问可从材料中强调的两个重点进行总结:从美国的大学和实验室评价、前十名均为美国公司所占据。可以得出:美国在超级计算机领域具有绝对垄断地位。从运算速度对比可以看出:全球超级计算机的整体运算速度大幅提高。
第三问一定要注意其过程性,因此要结合史实说明。从20世纪中期到20世纪末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美国社会经济发展发生了不断变化,相关史实及对美国信息化的影响即可:①20世纪40年代,美国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②20世纪60年代,互联网在美国产生,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③20世纪90年代,知识经济首先在美国出现。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关于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短暂发展的最主要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
A.辛亥革命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B.实业救国思潮的积极影响
C.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注意“最主要原因表述正确的是”,对此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要从内因来考虑,而辛亥革命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就是内因。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上海外滩被称为“万国建筑博物馆”,至今仍保存大量的西洋式建筑。这种现象反映了
A.上海是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
B.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影响
C.洋务运动全面开展
D.中西文化交流频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而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材料中朱熹认为历史发展动力的实质是??
A.天理
B.儒家的伦理道德
C.宇宙
D.人本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及与教材知识的联系能力。材料中朱熹强调的是“理”是万物的根本,“理”构成了儒家社会道德关系,即三纲五常,朱熹提出了“理”是三纲五常形成的哲学基础。所以B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从通商口岸到内地穷乡僻壤,传教士们建立起大大小小的教堂、会所,用花言哄骗或钱财收买,诱惑中国人去‘吃教’,皈依他们的上帝——西方殖民主义者。有些教士居然也着起了儒冠儒服,一手握圣经,一手持四书,在布道时发现如听众不愿听基督教,则另讲以孔教,狡猾地借助孔孟之道来兜售殖民主义奴化思想。”该材料反映出作者研究历史:①侧重意识形态 ②侧重文明交往 ③强调中外民族冲突 ④强调文化多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材料中涉及的是不通过文化之间的冲突,西方在传播基督教的时候采取了不同的手段,“狡猾地借助孔孟之道来兜售殖民主义奴化思想。”可以看出是强调了意识形态和文化冲突,所以①③正确,②④不是作者的主要意图。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