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做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
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有一支军队的军歌歌词是“扬子江头淮河之滨,任我们纵横的驰骋;深入敌后百战百胜,汹涌着杀敌的呼声”。这支军队是
A.八路军
B.新四军
C.义勇军
D.抗日联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扬子江头淮河之滨,任我们纵横的驰骋;深入敌后百战百胜,汹涌着杀敌的呼声”是指新四军活跃在长江和淮河流域交织的华东地区进行敌后游击战争,答案选B项,A项活跃在华北地区,C D两项出现在中国东北地区,这三项均与材料中地理区域相违。
点评:创设新情境,挖掘新史料多角度的考查抗日战争是近年来高考关注时政热点的重要表现之一,因为抗日战争是国共双方都高度认可的内容,也是国共双方团结合作的重要表现,所以随着近年来国共两党的高层互访和台海关系的缓和及发展,高考对抗日战争的关注不会放松。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说:“新的贸易市场尚待进行。”1856年,法国外长强调“商业关系的推广”。以上材料表明的本质问题是?????????????
A.英法在策划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B.英法希望加强对华资本输出
C.英法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英国决定用战争来扩大在华利益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1854年、1856年”、“新的贸易市场尚待进行、商业关系的推广”。结合所学知识,1854年英法提出“修约”要求,被拒后,1856年英法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其目的是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故选C。A、D两项说法与材料中无法得出;B项说法与史实不符,当时的列强以商品输出为主。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中国人民反对日本侵略的斗争时间最长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华南地区
D.台湾地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大清王朝是统治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统治中国达260多年。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大清王朝统治中国开始于哪一年?
(2)在两次鸦片战争打击下,为了实现自强,清王朝采取了什么行动?这次行动有何特点?这次行动没有使清王朝富强起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你如何看待光绪帝的变法活动?
(4)在武昌起义爆发后,清王朝的统治为什么很快宣告结束?
参考答案:
(1)1644年。
(2)洋务运动。特点:一是
本题解析:本题实际要求从纵向历史发展角度来全面系统地认识清王朝统治的建立、发展和灭亡的过程。题中难点主要集中在对洋务运动特点及失败原因、如何看待光绪皇帝与康有为的变法活动和清王朝为什么很快崩溃等问题 的分析上。有关洋务运动特点的归纳,可以从其学习内容、发起人、举办形式、对中国近代化的历史影响等方面去分析总结;至于失败原因,可以直接参照教材总结回答;关于如何看待光绪的变法问题,可结合光绪帝的阶级属性和身份、诏书内容的根本缺点、主观动机等方面来认识;有关清王朝为什么很快崩溃,可从资产阶级的革命派、帝国主义、袁世凯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