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中国共产党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行革命和建设,下列各项与此不符的是???
A.一大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 领导工人运动
B.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C.召开遵义会议,全力纠正博占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
D.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 经济建设上来, 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和认识能力及比较判断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有效信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B、C、D均属此列,而A项虽然运用了马克思主义,但不切合中国实际,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不发动和领导广大农民参加革命是不现实的。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据记载,江南制造总局的工人1867年的收入,是同一地区农业劳动力或苦力收入的 4——8倍,这一现象可以理解为 [???? ]
A.民用企业利润丰厚,工人福利待遇较好?
B.官方重视军事工业,工人收入相对较高
C.招募的工人多来自西方国家,收入自然较高
D.民族资本家为笼络工人,提供相对丰厚的报酬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道:“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人数,辛亥革命前不过50万~60万人,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即达到了200万人。”透过产业工人人数的变化,可以窥见[???? ]
A.清末洋务运动的足迹
B.20世纪初期工人的觉醒
C.一战时期世界局势的动荡
D.民国初年实业推进的步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著名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上海申新纺织公司创办于1915年,历经40多年的风雨历程后,该企业的掌门人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改造采用的主要形式是[???? ]
A.中外合资
B.承包经营
C.私有化
D.公私合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在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中,1860年是个很重要的时间点”。以下史实最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
A.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束
B.《资政新篇》的颁布
C.洋务运动的兴起
D.“西学东渐”的开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