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右图展示了近代某一次重要战役,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A.战役结束后清舰队全军覆没
B.清朝军民反割台斗争的关键战役
C.清军将领邓世昌于此役壮烈殉国
D.战役发生于清军运兵朝鲜途中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天津条约》本已明确规定西方公使可以常驻北京,并得到了咸丰皇帝的亲自批准,但皇帝本人压根就没打算认真履行条约,而是不久就试图借上海关税谈判之机,极力想取消条约中关于公使驻京、内江通商、内地游历等条款,而公使驻京是皇帝特别要打掉的“第一要事”。为此,竟不惜以全免关税和开放鸦片自由贸易为条件。也就是说,皇帝下旨,只要外国公使答应不常驻北京,中国关税也不收了,鸦片贸易也可以放开。
——袁南生《不平等条约的另一面》
材料二 1860年与英法媾和的惨痛教训,促使恭
参考答案:
(1)态度:不准备认真履行条约。(l分)原因:清政府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一可知,清政府对待《天津条约》的态度是“压根就没打算认真履行条约”、“极力想取消条约中关于公使驻京、内江通商、内地游历等条款”。原因是清政府缺乏近代外交意识;统治集团的天朝上国思想。
(2)材料一中清政府竭力抵制西方列强,材料二中奕?等人“逐渐尊重甚至崇拜英国的力量,认定中国别无选择,只有去学会如何与西方共处。”这一变化促使清朝的中央机构逐渐半殖民地化;“形成了对夷务的新概念”推动洋务运动兴起。
(3)依据材料三分析概括北洋政府废止庚子赔款中对俄赔款的原因: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中国政府遂趁机开始声称为了“不为接济乱党之用”停止支付俄国赔款;1918年7月到1919年7月,苏俄发出过三次声明,表示放弃旧俄在华一切特权。第二小问属于开放型的问题,考生只要紧扣材料,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某檄文写道:“痛哉!吾台民,从此不得为大清国之民也!……又将关系七省门户之台湾……全输之倭奴。”该檄文与列强发动的哪次侵华战争有关?(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抗日战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将关系七省门户之台湾……全输之倭奴。”应是指清政府被迫将台湾割让给日本,这与甲午中日战争及签订的《马关条约》有关,因此选B。
点评:1895年4月,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签订《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进一步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此后列强掀起了划分中国“势力范围”,瓜分中国的狂潮。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11年5月,毛泽东的后人毛新宇将军到梁山时说,主席来梁山这件事,填补了他革命生涯的一段历史,延伸了伟人的革命足迹;是先到了梁山,才有了后来的斗争。“梁山文化”对毛泽东以后革命最大的影响是
A.武装反抗
B.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开辟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与梁山有关的重要的历史事件是梁山农民起义。宋江等人以梁山为根据地进行斗争。毛泽东参观梁山后,后来发展成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故选D。A项错误,不是最佳选项;BC项错误,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和建立统一战线是反对外来侵略为目的的行为,和梁山无关。
点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在中国大革命失败后,学习苏联,走城市中心论失败的情况下,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著作了一系列的著作,如《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开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渐走向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典范,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为一部‘帝王专制史’;而现代的中华通史,则是一部‘民主政治史’”。从“过去”到“现代”的历史分界点应该是下列选项中的?
A.鸦片战争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和近代的政治制度。“帝王专制史”是指从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到1912年清朝末代皇帝退位这一时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民主政治史”是指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实行民主共和政体,是中国历史的第一次巨变,B项正确。A、B、C都没有确立民主政治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