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能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抗拒这个潮流。”文中的“潮流”指 ( )
A.民主革命
B.五四运动
C.社会主义运动
D.辛亥革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材料中《庶民的胜利》这一作品,进行分析,这部著作主要是选出马克思主义的“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能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抗拒这个潮流。”指的是社会主义的潮流,因为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故此题应选C项
点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影响:
①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相互促进,大大启发了人们的思想觉悟,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和爱国运动的开展。
②马克思主义传播,推动了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促使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中国革命有了新的指导思想和方向。
③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
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民主革命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缔造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
⑤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产生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以下对陈独秀活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A.1915年在北京创办《青年杂志》
B.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倡白话文
C.参加中共“一大”并当选为书记
D.在大革命后期犯了“左”倾机会主义错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宣称“批评时政,非其旨也”。这预示着新文化运动 [???? ]
A.纯粹是一场学术文化运动
B.将思想革命作为救国的根本
C.旨在推翻当时的共和政体
D.以陈独秀的右倾思想为指导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主要是在[???? ]
A.鸦片战争后
B.维新变法后
C.辛亥革命后
D.五四运动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民国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在《时代与曙光与危机》中指出:“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社会了。中国人从发现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这里对“社会的觉悟”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B.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
C.知识分子民族和国家意识增强
D.中下层平民生活、思想和习俗的改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中国人发现世界”指进入近代,“国力觉悟”即认识到自己的落后,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政治觉悟即认识到自己政治制度落后,学习西方政治,文化觉悟指认识到自己文化思想意识落后,学习西方先进文化。 “社会”是个综合概念,题干强调“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社会了”,实际强调的是人民在这一运动中最大程度的参与了,所以他所说的社会主要指中下层平民生活、思想和习俗的改造,答案D。
点评:此题难度很大,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理解题干主旨,尤其注意作者认为五四运动后中国才算有社会这一论断。
本题难度:一般
91EXAM.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