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师夷长技以自强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维新变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解题的关键是地主阶级的洋务派兴办洋务运动,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898年夏,光绪帝召集军机处的大臣,表示变法决心,认为“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遂颁布此诏”。“百日维新”从此开始。下列事件不可能出现在诏书上的是 ( )
A.京师设立大学堂
B.设立译书局
C.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D.废除科举制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变法法令废除的是八股制度,并没有废除科举制,科举制是在1905年废除的。故选D。维新变法中创设了京师大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西方书籍,并颁布了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的条例。因此ABC均有可能在诏书上出现。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维新变法在文化上的内容。维新变法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在政治上,裁汰冗员,废除八股取士;在经济上设立农工商总局,发展经济;在文化上设立京师大学堂,翻译西方书籍,传播西方思想等。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梁启超说:“盖当购此图(世界地图)时,曾在京师费一二月之久,遍求而不得。后辗转托人,始从上海购来。图(世界地图)至之后,会中人视同拱璧,日出求人来观。偶得一个来观,即欣喜无量。”这反映了
A.维新派看到“开民智”的重要性
B.西学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C.维新变法重视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D.国人清醒认识到世界潮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图(世界地图)至之后,会中人视同拱璧,日出求人来观。偶得一个来观,即欣喜无量。”说明思想解放对接受西方文明的重要性。西学在中国此时仍未得到广泛传播,维新变法脱离了群众运动,仍然有国人没有清醒认识到世界潮流。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的“中学为?体”根本目的是[???? ]
A、维护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纲常礼教的权威
B、维护封建专制制度和清朝的统治
C、维护传统的政治文化的延续性
D、抵御外侮,谋求自强之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一部思想解放史,就是一部互融交流的文明发展史,也是一部除旧布新的改革史。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17分)
材料一??政治界虽经三次革命,而黑暗未尝稍减。其原因之小部分,则为三次革命,皆虎头蛇尾,未能充分以鲜血洗净旧污。其大部分,则为盘踞吾人精神办根深蒂固之伦理道德文学艺术诸端,莫不黑幕层张,垢污沉积。并此虎头蛇尾之革命未有焉。此单独政治革命所以于吾之社会,不生若何变化,不收若何效果也。???????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材料二???三纲之根本义,阶级制度也。所谓名教,所谓
参考答案:
(1).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未能清除。(2分) 民主和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注意材料信息“其大部分,则为盘踞吾人精神办根深蒂固之伦理道德文学艺术诸端,莫不黑幕层张,垢污沉积。”,再结合所学知识,陈独秀发起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两面旗帜,旨在改造国人的思想,以图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
(2)注意材料信息“近世西洋之道德政治,乃以自由平等独立之说为大原。与阶级制度极端相反。此东西文明之大分水岭也。“复欲于伦理上保守纲常阶级制,以收新旧调和之效,自相冲撞,此绝对不可能之事。”,进行分析概括。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前期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历程地主阶级: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洋务运动)—— 器物;资产阶级:维新派——君主立宪(维新变法),革命派——民主共和(辛亥革命)——制度;激进民主主义者——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思想?。?????????????????????????????????????????
(4)本问属于开放式问题,如赞同,就回答新文化运动的积极作用。理由: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了民众的觉醒,使人们受到了民主与科学的洗礼。如不赞同,就回答新文化运动的局限。理由: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文化的绝对肯定或否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