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有着浓厚的半殖民地特
征,未能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民族企业多集中在:
①纺织业 ②采矿业 ③食品加工业 ④机器制造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思想主张不属于老子观点的是:
A.提出了“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
B.实行仁政
C.主张“无为而治”
D.提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中国共产党提出“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经济方针是在
A.1946~1949年
B.1949~1953年
C.1956~1958年
D.1978~1982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有一条十分流行的口号,叫做“公私兼顾,劳资两利”。这一口号源于1949年我党发布的《五一口号》,其中的第八条写道:“解放区的职工和经济工作者,坚定不移地贯彻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工运政策和工业政策!”这一命题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选B.
点评:新中国初期,为了恢复发展经济,对工商业采取合理调整的政策,允许私有制经济在一定时期存在。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该图是中国唐代的电母形象,人类用电的梦想何时成为现实

A.19世纪初
B.19世纪中晚期
C.20世纪上半期
D.20世纪六七十年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电的出现应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 0年代以后。所以选B。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世界知识出版社?
回答:
结合史实说明“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5分)
材料二?有一种观点认为,“苏联的极权主义、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扩展以及斯大林的偏执狂是冷战产生的根源,美国是为了对付苏联威胁才不得不做出必要的反应而采取遏制政策的。”
(2)你同意材料二中的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3分)
材料三?

(3)材料三反映了当今世界的什么特点?请分析出现这一特点出现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欧洲冷战:杜鲁门主义与情报局;马歇尔计划和经互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第(1)小问从“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说明美苏争霸在欧洲实行“冷战”,在亚洲则实行“热战”,结合教材知识史实说明即可。第(2)小问从材料二中可知作者的观点:冷战产生的根源在于苏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冷战的原因是二战后美苏失去了战时合作的基础,美国激励推行霸权主义,把苏联看作推行全球霸权的障碍,企图遏制苏联,挑起了“冷战”,故材料观点不正确。第(3)小问中的第一问从材料三中图片可知当今世界的特点是在总体缓和的趋势中存在着动荡的因素;第二问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回答这一特点出现的原因即可。
点评:世界多极化趋势的二战后国际格局发展的主要趋势,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关于美苏争霸期间的多极化趋势,高考主要考查其表现,主要包括西欧和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的法席位等。(2)苏联解体后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高考试题一方面考查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另一方面重视考查在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背景下,世界局势的发展趋势,要求学生认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3)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基础是世界经济的多极化,世界主要政治力量无不建立在强大的综合国力基础之上,高考试题重视对国际主要政治力量的经济发展状况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