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中指出:“所以倡导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已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说,不必管他。……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这段话表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主张是[???? ]
A、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B、实现“耕者有其田”
C、改造封建土地制度
D、实行土地国有制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4年8月孙中山指出,我们国民党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不过办法不同。
——摘编自孙中山《三民主义》
(1)孙中山解决民生问题最初的主张是什么?材料一中所提的“办法”与最初的主张有何主要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
参考答案:(1)平均地权。增加“节制资本”。第一次国共合作。
(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12年2月15日,即清帝宣布退位三天后孙中山率临时政府文武官员明孝陵,祭奠明太祖朱元璋。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孙中山革命思想中的[???? ]
A、民族主义思想
B、民权主义思想
C、民生主义思想
D、实业救国思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的民权主义比之维新派兴民权思想要进步,主要体现在
A.反对民族压迫
B.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C.国家的阶级实质
D.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分析、理解能力。反对民族压迫是民族主义的内容,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是民生主义的内容,国家的阶级实质两者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权主义是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维新派主张建立君主立宪法国家,故两者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不同。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孙中山从“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客观上反映了
①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加强?②民族资产阶级继续保持了其革命性的一面?③中国各革命阶级开始了联合斗争?④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