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英国历史学家杰弗里?帕克在其历史著作《剑桥战争史》中有这样一段话:“长远看来,协约国可任意借助美国经济,但德国却遭到封锁,这使它只能使用中欧资源,这种封锁产生了巨大的效果。……似乎为了对拿破仑进行解释,上帝还是站在了较大工业的这边。”在作者分析同盟国一战失败的原因中,不包括
A.协约国与美国贸易密切,可以得到巨额的贷款
B.英国的海上封锁
C.数年的大战使同盟国经济遭到极大破坏
D.协约国经济实力总体强于同盟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893年,法俄两国签订《俄法协约》。协约规定:如果法国遭到意大利的进攻,或俄国遇到德国和奥匈攻击,对方应以全力支援。1904年英法两国签订协约。1907年8月31日,英俄签订协约,调整了两国在争夺殖民地上的矛盾。英、法、俄三国协约最后形成。
材料二?第1条?缔约各方应个别地或集体地保证按照以下条款的规定,德国和比利时间、德国和法国间的边界领土堆持现状,按照1919年6月28日凡尔赛和约所规定的上述边界不受侵犯,以及上述条约……关于非武装地区的规定得到遵守。第2条?德国和比利时,同样德国和法国相互约定双方彼此不得攻击和侵犯并且在任何情况下彼此不得诉诸战争。
——《洛迦诺公约》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三国协约成立的背景。(7分)
(2)分析三国协约成立、《洛迦诺公约》签署分别对欧洲局势产生哪些影响。(8分)
参考答案:(1)背景:三国同盟的成立,使法俄两国受到威胁,两国缔结了军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考查一战爆发的背景,材料一主要反映了英俄法签订协约的历史现象,主要是从帝国主义的矛盾归纳背景。关键信息:“1893年,法俄两国签订《俄法协约》”、1904年英法两国签订协约、英俄签订协约。
(2)本问应各自阐述三国协约成产和公约签署对欧洲局势的影响。三国协约的成立,意味着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形成,推动战争的爆发;《洛迦诺公约》内容主要是涉及了德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的调整,特别是强调“不得诉诸战争”,影响应从德国和周边国家及整个欧洲几个方面分析归纳。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世纪法.俄.德三国之间矛盾的发展趋势怎样?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趋势:由俄普等联合与法国对抗,发展为法俄结盟共同对付德国。1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大跨度的概括,归纳型问答题,要求对19世纪法.德.俄三国关系的具体史实有详细的了解,才能归纳出它们之间的矛盾发展趋势,才能用充足的史实加以论证。因此,再现法.俄.德国之间的矛盾的史实,是答好本题的关键。在答题时,首先要根据19世纪法.俄.德三国之间矛盾的史实归纳出其发展的总趋势(这个总趋势就是题目要求概括出来的知识要素),然后再用史实加以论证说明在答题形式上要做到史论结合。另外,在审题时要注意“19世纪”这一时间限制词,“法.俄.德三国之间矛盾发展的趋势”这一答题内容词和“结合史实加以说明”这一答题方式词。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南斯拉夫某城有一块石碑,碑文是“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当时他的子弹射向
A.德国皇帝威廉二世
B.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
C.法国国王拿破仑三世
D.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有关史实的再认、再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提供的时间是“1914年6月28日”——一战前夕。地点:南斯拉夫——塞尔维亚。事件是“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反对奥匈帝国侵略的萨拉热窝刺杀事件,成为一战的导火索。从这些有效信息中可以排除A、C、D三项。故正确答案为B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关于一战中同盟国集团失败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经济实力处于明显劣势??②作为非正义一方,失道寡助
③战略上出现重大失误 ????④内部矛盾不断尖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德奥集团由于经济实力上的劣势,战略上的失误,内部各种矛盾的激化,国际力量对比的的不利,最终失败。一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交战双方都是非正义的,故排除②,选C。
点评:一战中同盟国失败的原因有:
(1)德奥集团在经济实力方面居于劣势:与同盟国相比,协约国集团在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都占有优势。
(2)同盟国集团的军事战略失误:德国速决战的破产,被拖入了两线作战和持久战、阵地战的泥潭。
(3)同盟国各国的经济政治危机:长达数年的世界大战,加剧了交战国内部的各种矛盾,这在同盟国集团各国表现得更为明显。奥匈帝国境内出现了民族独立运动,导致了帝国的解体;德国1918年11月爆发了“十一月革命”,推翻了帝制。
(4)国际力量的对比不利于同盟国:战争初期,日本参战,德国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皆失。意大利倒戈,同盟国失去一个重要的盟国。在交战双方处于僵持阶段,美国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给协约国增加了一个极为重要的砝码。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