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严复是从福州“三坊七巷”走出的近代历史名人,其主要成就是
A.翻译《天演论》
B.领导实业救国
C.领导新文化运动
D.《四洲志》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B不对,领导实业救国的代表人物是张謇; C不对,领导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是陈独秀;D不对,组织人编译《四洲志》的是林则徐;A符合题意,严复翻译《天演论》,借助进化论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点评:人物型选择题即以人物的活动、评价为主要考查内容的选择题。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1)考查人物的活动。2)考查人物的观点、思想、主张。3)考查对人物的综合评价。?方法小结:1)要准确记忆历史上重要人物的重大活动。2)除准确记忆、区别不同人物的观点主张外,还能对其分析比较。3)要能初步运用历史知识,客观地全面地对人物进行评价。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这一观点可用于对下列哪一思想的评价
A.中体西用思想
B.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C.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
D.洪秀全的绝对平均主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演出历史的新场面。”是指维新派借助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外衣进行维新变法思想的宣传,所以答案选B,A D两项与题意无关,C项文艺复兴运动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主张而进行人文主义思想的宣传,但不是“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谭嗣同在《仁学》中说:“两千年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两千年之学,荀学也,皆乡愿(注:伪善)也。唯大盗利用乡愿,唯乡愿工媚于大盗,二者交相资,而罔不托之于孔。”这反映出谭嗣同
①抨击君主专制制度?????????????????②反对封建伦理纲常
③彻底地否定传统文化???????????????④主张实行君主立宪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的“两千年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两千年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可以看出谭嗣同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反对封建纲常伦理。③项与材料观点不符;④项材料无从体现。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资产阶级革命派与资产阶级维新派最大的区别是
A.革命性质不同
B.发展资本主义的目的不同
C.对清政府的态度不同
D.革命的结局不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革命派要求推翻清政府,而维新派在改革中却依赖清政府中的皇帝。故选C。资产阶级革命派和维新派都属于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都最终以失败告终。因此ABD都是二者的相同点。
点评:中国的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主要分为三派:维新派、革命派和激进派,此外还有实业救国思潮。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制,设议会,兴民权,主张皇帝的主导下进行变法;革命派主张用革命的方式推翻君主专制统治。激进派是一些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主张思想领域里的革命,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据《中国近代报刊史》,《时务报》初创时,每期只销4000份左右,半年后增至7000份,一年后达到13 000份,最多时销达17 000份,创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量的最高纪录。这一现象说明
A.通俗性报刊广受普通民众欢迎
B.《时务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C.维新派有效利用新式媒介开启民智
D.国人所办的报纸市场需求极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项为错误项,《时务报》上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报纸不是通俗性的报刊。B项也是错误项,中国最早的报刊出现在1876年。D项是无关项,故答案选择C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