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1776)中曾有如下描述:“一个人抽出金属丝,另一个人拉直,第三个人切断,第四个人削尖,第五个人打磨顶部做出头;……用这种方法,做一枚别针的工序被分为18个单独的操作程序。”这主要反映了
A.万能蒸汽机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B.工人独立完成生产的能力大幅下降
C.手工工场中生产的复杂化和低效率
D.工厂制度下对劳动过程的合理组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关键信息:1776、做一枚别针的工序被分为18个单独的操作程序。题干反映工业革命后工厂制度下流水线生产现象,是对劳动过程的合理组织,提高劳动效率,D项正确。A项说法正确,但题干未涉及;流水线生产可以降低工人个体技术要求,提高工作效率,B项说法正确;C项“手工工场“、“复杂化和低效率”说法都是错误的。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在今天中国的市场上,到处可见商标为“西门子”的家电和通讯产品,该公司创始人恩斯特·维尔纳·冯·西门子(Ernst Werner von Siemens,1816-1892)是19世纪德国的一位科学家,他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主要成果是
A.创造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
B.1876年发明电话
C.1866年研制成功发电机
D.1866年研制成功电动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在第五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上,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送给美国总统奥巴马一本书——《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该书名喻指拉丁美洲曾经
A.建立了拉丁美洲联盟
B.爆发民族独立战争
C.形成畸形单一作物制
D.遭受西方殖民侵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文章的题目《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意美洲在西方殖民者的掠夺下遭受的灭顶之灾,所以答案选择D项。ABD都与材料内容不相关。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梅斯菲德以“创造”评本书:“他在欧洲人的心目中,创造了亚洲。”苏联史学家马吉多维奇的《地理发现史纲》以“遐想”评本书:“他向欧洲人报道了有7448个香料岛的南中国海。这些香料岛引起的欧洲人的遐想,不亚于令人惊奇的中国财富引起的遐想。”对这本书认识不正确的是?????????????(???)

书中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在书中描绘的中国的富庶促成了欧洲的到来,也客观上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但是资本主义萌芽在西欧的出现的标志是出现雇佣关系而不是书籍的流行,所以D错误,ABC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世纪之交,石油工业迅猛发展有赖于
A.发电机的发明
B.内燃机的应用
C.蒸汽机的应用
D.飞机的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