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不包括( )
A.中国古代科技大多在经验技能方面领先于西方
B.中国科技成就属于经验和描述的范畴
C.中国科技建立直观的观察和形式逻辑演绎基础之上
D.中国科技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完整的学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主要是实用性和经验性,没有形成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因此A、B、C三项都是正确的,正确答案应该是D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共10分)
材料一??其守城之具有火炮名“震天雷”者,铁罐盛药,以火点之,炮起火发,其声如雷,闻百里外,所围半亩之上,火点著甲铁皆透。 ——《金史》
材料二??海商之舰,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料,可载五六百人;中等二千料至一千料,亦可载二三百人;余者谓之“钻风”,大小八橹或六橹,每舰可载百余人,风雨晦冥时,惟凭针盘而行。
——南宋《梦梁录》卷12《江海船舰》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史实?(2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史实?(2分)
(3)据材
参考答案:(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史实?(2分)
反映宋金时期火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图出自我国古代同一部科技著作。读图,该书作者

A?曾主持测量子午线的长度????B 制作的简仪比欧洲发明同类仪器早300多年
C?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D 是世界科学史上享有盛誉的科学家宋应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依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它们应出自《天工开物》,该书作者为宋应星。主持测量子午线长度的是僧一行。制作简仪的是郭守敬。徐光启系统总结历代经验,参照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博采古今农学大成,其成就达到传统农业科学的顶峰,他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苏轼曾经感慨道:“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 ”这反映了
A.手抄本书籍在宋代已经消失
B.印刷术促进了文化传播
C.造纸术改变了书籍短缺的现象
D.宋人不重史学重儒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的前半部分“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与后一部分“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相比较,说明后来书籍变多是由于印刷术促进的,所以B项符合材料;A、C、D项材料没有体现;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充分肯定了15世纪前中国古代科技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但同时指出“欧洲在16世纪以后,就诞生出现代(实指近代)科学……而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出与此相似的现代科学”。当时阻碍近代科学在中国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文化专制统治阻碍了科技和思想的自由发展
B.统治阶级推行了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占统治地位的自然经济和高度集中的君主专制制度
D.闭关政策阻碍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正常交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时期的文化科技代表了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的现状,而经济(生产力)则是文化科技发展背后的根源或根本动力,所以明清时期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其根源在于占统治地位的自然经济和高度集中的君主专制制度对科技发展有强大的阻碍作用,答案选C,A B D三项是其发展的重要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
点评:中国古代科技素称发达,但并不是一直领先于世界,明清时期逐渐走向衰落;明清时期我国的科技仍属于传统科技,而且以总结性为主,发展停滞;西方此时则是近代科技的兴起,以创新性、理论性科技为主。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