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有人把中国东部经济发展状态比作“满弓待发之箭”:“弓”比喻为1984年国家开放的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弦”比喻为1996年全线通车的南北交通人动脉京九铁路。那么,“箭头”在今天看来最为恰当比喻是
A.深圳
B.珠海
C.海南
D.浦东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及所学知识运用能力。注意题干是九十年代,而箭头应该在弓的中间位置,因此符合题意的应该是上海的浦东,1990年国家开发开放浦东。ABC在位置上不对。结合四个选项的开发的时间,可知选择D项。
点评: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目的:(1)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
(2)尽快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3)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图反映了1979年以后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包括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
③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④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85年,国务院在《关于国有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浮动的比率,一般是上缴税利总额增长1%,工资总额增长0.3%-0.7%,最多不得超过1%,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保证职工收入逐年提高
B.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
C.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D.有效控制企业工资总额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解答本题时,要抓住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1985年《关于国有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浮动的比率”进行思考。根据教材相关知识可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增强企业的活力,而国有企业工资改革的目的是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进而增强企业活力,故C项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其中对下图分析正确的是
[???? ]
A.A—B经济增长是由于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B.B—C的变化是社会主义改造过粗过急造成的
C.C—D的变化主要原因是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调整
D.B—D的变化体现了中共吸取经验教训、彻底清算错误思想的过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06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延续了五十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表述改为“规划”。发生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我国[???? ]
A.全面实行了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
B.废弃了计划调控经济的手段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D.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