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07年,美国国务卿罗脱正式通知中国:“从赔款一开始本国政府就有此意向,……原来估计的数字以及赔款(庚子赔款)支付总数应予修正,并作为与中国真诚友好的一个证明,自愿免除超出中国应向美国国家和公民赔偿之外的那一部分赔款的法律义务”,并明确规定将退款用于派遣中国留学生留学美国,不得挪作他用,史称“庚款兴学”。以下对“庚款兴学”解读最准确的是
A.美国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
B.美国放弃高额赔款要求
C.美国对华政策进行重大调整
D.美国支持清政府改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为最佳型选择题,须注意比较选项,选择最恰当的一个选项。题干反映庚款兴学历史现象,解答本题应抓住时间信息与美国放弃赔款的条件。从时间上看,应与清末新政相联系,再结合美国放弃赔款用于派遗留学生用,D项正确;AC项无法从题干中反映或体现,B项能从题干中体现,但仅是表面现象,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最近,一些学者针对史学界长期存在的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的观点提出质疑。指出义和团运动针对铁路和电线杆的破坏,并不是单纯的发泄,或者对西方文明的“敌视”,而有现实的原因。在攻陷涿州前,义和团从没有对铁路、电线杆进行过专门破坏。到涿州后,为阻止清军的进剿,义和团才动手破坏铁路。另外,切断清军、联军的交通与通讯,也是义和团破坏电线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一观点说明,在评价历史事件时要 
A.根据立场确定观点
B.坚持采用革命史观
C.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D.正确对待西方文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义和团运动对铁路和电线杆的破坏是现象,也是盲目排外观点得出的依据。但是透过现象,就会得出,义和团运动这种破坏行为是出于反侵略斗争的需要,这是破坏行为的本质。C符合题意。A项违背了历史评价时要遵循论从史出的原则;材料讲的是材料与观点、现象与本质的统一的问题,而不是坚持采用哪一种史观去评价事件的问题,否定B;材料分析的是义和团运动如何对待西方文明的问题,而不是在评价历史事件中如何对待西方文明的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员人数为994人,10月增加到3000人,年底发展到10000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
A.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B.国共合作下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C.土地革命高潮的形成
D.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25年知道是在国民大革命期间,在北伐的过程中得到了工农群众的支持使共产党的观念得到大力提倡,故党员数量大量增加,所以B正确。C时间不对DA表述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图是《八国联军洗劫北京》照片,以下对这张照片的解释,正确的是

①?这张照片拍摄于1899年  ②参与抢劫的国家有英、俄、日、法、德、美、西、奥 
③它使中国文化遭受严重损失 ④它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
A.①②③
B.③
C.②③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八国联军洗劫北京的时间应该是1900年,参与抢劫的国家不包括西班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①②④说法错误,ACD项排除,B项正确。
考点:综合考查八国联军侵华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基础性试题,依据所学知识即可解答,唯一须注意的是题干中的限制词。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历史学家陈旭麓曾说过:“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华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材料中所说的“觉醒开始”的具体表现是
A.洋务派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B.维新派政治改良潮流的兴起
C.义和团运动粉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D.资产阶级革命派要求推翻清朝统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观点认为,甲午战争促进中华民族觉醒。联系所学知识,甲午战后,中国学习西方由技术转向制度,B项符合要求。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