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江苏南京牛首山的郑和墓,墓前有七层28级台阶。七层象征墓主生前曾七次下西洋,28级台阶象征墓主

A.每次率28只宝船航行
B.到过28个国家
C.远航历时28年
D.受到皇帝28次奖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张岂之在《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宋代,择偶标准不像以前那样重门阀,而看重金榜题名之人;比较计较婚姻关系的物质财富,富商娶宗室女的现象司空见惯。”材料反映出宋代婚聘变化的原因有
①科举制度盛行
②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理学的兴起???????
④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看重金榜题名之人”“ 计较婚姻关系的物质财富,”“富商娶宗室女的现象司空见惯。”反映了宋代科举制的盛行、商品经济的发展和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③项是错误的;材料没有反映。所以选D。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回答下列问题(16分)


唐朝长安城平面图??????????????????????????????
参考答案:(1)唐朝长安,市场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与民居分开。宋朝坊市界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由图可知:唐朝长安,市场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与民居分开。宋朝坊市界限不复存在,突破了空间的限制。这也反映了宋代的商业繁荣。某种程度上也说明宋代对商业的管理有所放松。
从材料“……散市……闭坊门……”可知,唐代对“市”的时间有严格的限制;从材料“……通宵不绝……早市又开始了……”可知,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说明了商业发展,城市繁荣。
从材料“故以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可知,雍正皇帝认为农业与工商业的关系是以农为本,以工商为末或者农业地位高于工商业地位;农业与工商业是对立关系。采取了重农抑商的政策,这种政策一定程度上保证农业经济的发展;不利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发育成长。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宁波帮”形成于明朝,崛起于鸦片战争后的上海,至辛亥革命后达到鼎盛。近代中国工商业的风风雨雨,留下了“宁波帮”浓墨重彩的一笔。1916年孙中山先生曾对“宁波帮”企业家作过高度评价:“凡吾国各埠,莫不有甬人事业,即欧洲各国,亦多甬商足迹,其影响与能力之大,固可首屈一指者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诸多商帮中,不仅有“山西帮”的晋商,也有“安徽帮”的徽商,他们经商的共同特点是注重与官府的关系,依仗特许权从事垄断性经营,成就发财之梦想,而后起
参考答案:(1)晋商和徽商:注重于官府的关系,依仗特许权从事垄断性经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客家民谣:“龙田墟,二五八(注:农历,即当地赶集的日子)。”这里的“墟”在宋代应属于
A.晓市
B.村落
C.草市
D.夜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与理解能力,解题时注意题干关键词“农历”、“当地赶集”、“宋代”,依据所学可判断出“墟”应是宋代农村的集市,因此C的表述符合题意,而ABD的表述均与题意无关,故正确答案为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