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列孔子的思想中最能体现以民为本的是(??)
A.“仁”和“礼”
B.“仁”和“德治”
C.“克己复礼”
D.“忠恕”之道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据海关统计,1914年至1918年间,我国进口货物价值1915年比1913年减少了20.3%,出口每年比1913年增加了14.8%~20.5%,入超由每年2亿多海关两减至约3000万海关两,1919年更减至1600多万海关两。??
——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材料二:1911~1913年我国注册设厂72个,平均每年设厂24个:1914~1918年五年间注册设厂183个,平均每年近37个,其中钢铁冶炼厂9家。全国华商机器采煤量从1912年的80万吨,增加到1919年的330万吨。?
——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3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7分)
(3)综合上述材料,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对此你有何认识(4分)
3、判断题 班固曰:“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对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才、孝廉,皆自仲舒发之。”材料表明
A.在起用董仲舒之前,儒学的正统地位已确立
B.举孝廉、兴太学的做法是为了提高儒学地位
C.武帝拜董仲舒为相后,实行了一些尊儒措施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4、判断题 台湾歌手王少峰在其创作的歌曲《海峡两岸》中写道:“相逢太美分离太痛,海峡两岸情意浓。”如果依次审视1949年以后的两岸关系,下列解读错误的是
A.“分离”的直接原因是国共两党的内战
B.“相逢”最早应该在20世纪80年代
C.“太痛”说明两岸人民渴望统一
D.“太美”表明两岸当局都接受“一国两制”
5、判断题 理学对宋代以后的中国影响巨大。它对于外来哲学系统,如佛教的敌视使中国的统治者和官僚比此前的时代更难于接受外部的思想和影响,理学对传统的强调是最终抑制了中国的发明和中国精英的批判思维的诸多因素之一。材料说明理学
A.吸收佛、道的基本教义而自成体系
B.延迟了三大发明的向外传播
C.阻碍了古代和近代中国的创新能力
D.促进了中华文明精神的发展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