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建设和谐的家园,我们提倡虚怀若谷、宽容谦逊、恬淡朴素、助人为乐、反对争名夺利的思想。在我国古代提出相似主张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老子
C.韩非子
D.孙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列属于孟子提出的思想主张的是( )
A.水能载舟,水亦能覆舟
B.克己复礼
C.“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D.存天理、灭人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是荀子的观点,B是孔子的观点,D是朱熹的观点。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新中国诞生以来,党和政府大力提倡勤俭节约、热爱劳动、无私奉献、乐于助人,从而( )
A.使社会风气发生了根本变化
B.导致几千年来中国社会家庭生活的重大变革
C.体现了生活质量的提高
D.促进了休闲方式的多样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以上题干中所述内容涉及社会风气,而不是社会生活,所以本题应选择A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图中,1978年,我国普通中学在校人数出现猛增的原因主要是(???)

A.高考制度的恢复
B.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
C.“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提出
D.“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2分)在历史进程中,法制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五权宪法”的表现形式是五权分立,即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考试权和监察权“五权分立”。“五权宪法”是以“人民有权,政府有能”的权能分开说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从权能分开说的内涵看。是把国家的大权一分为二。一个是“政权”,一个是“治权”。政权即为“权”,是“管理政府”的力量,这个“权”由人民来掌握;“治权”即为能,是政府自身的力量,这个“能”应当是有能的人组成的政府掌握。孙中山认为,只有这样将“权与能”分开,才可以做到“人民有权,政府有能”。又根据革命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治国措施,保证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分阶段、按步骤进行。
材料二? 民国(国)初颁布了《商人通例》.《公司条例》.《证券交易所法》等法规,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政府管理等领域。在全国工商会议上,工商界代表对公司注册章程、商标法、商会法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工(农)商部在制订相关法规,时均有所采纳,并在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地注意了本国状况。
——摘编自《民国初期的经济法制建设》
材料三: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4年这五年时间里,人民民主政权在全国各地普遍建立并得到巩固。从1949年起国家进行了为期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工作,到1952年,我国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根本好转,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
义类型的宪法。
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五权宪法”的思想特点及性质。(4分)
(2)归纳材料二所反映的民国初期经济立法的特点(3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制定1954年宪法的有利条件及历史作用。(5分)
参考答案:(1)特点:国家大权分为五种形式;权能分开;分阶段完成。(3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