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图表、图片、数据等包含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信息。
时间
| 人口数
|
战国末年
| 估计2000万人
|
西汉元始二年(西汉末)
| 5959万人
|
三国(魏、蜀、吴)
| 共767万人
|
晋太康元年(280年)
| 1616万人
|
隋开皇年间(隋初)
| 约4450万人
|
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年)
| 4844万人
|
唐玄宗天宝14年(755年)
| 全国有户891.4709万,总人口5291.9万人
|
唐代宗广德2年(764年)
| 全国有户293.3125万,总人口1690万人
|
宋、金、西夏、大理及其它少数民族(13世纪初)
| 合计已超过1.2亿人
|
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
| 5883万人
|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
| 6054万人
|
清顺治八年(1651年)
| 1063万人
|
乾隆六年(1741年)
| 14341万人
|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
| 30148万人
|
道光十四年(1834年)
| 40100万人
仔细阅读和观察表中不同时期人口变化的数据,提取两项有关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12分)
2、判断题 《荀子·富国》记载:“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这表明我国是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 B、古代中国土地兼并严重 C、通过精耕细作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D、铁农具和牛耕被广泛推广
3、判断题 史书记载:“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上述材料反映的史实是 A.采集经济的出现 B.畜牧经济的出现
C.渔猎经济的出现 D.种植经济的出现
4、判断题 有人说:孟姜女的传说反映了政治压迫,白蛇传的故事反映了宗教冲突。小王认为牛郎织女的传说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特点,这主要是指 A.农民深受以王母娘娘为代表的统治者的剥削 B.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经营方式 C.纺织业是最主要的生产部门 D.自给自足的田庄经济占主导地位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1分) 【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芬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纷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 "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今日旅行家关于中国耕作、勤劳及人口稠密状况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