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管仲为安徽颍上人。他主张“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市也者,劝也(促进),所以起本事(农事)”等。对这些思想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劝告统治者要以农为本
B.商业兴旺带动农业发展
C.提出重农抑商经济政策
D.认识到物质的决定作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需要读懂三句话的意思,再结合选项一一对应,由“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可知D项说法正确;由“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可知A项说法正确;由“市也者,劝也(促进),所以起本事(农事)”可知B项正确,而重农抑商应该是战国商鞅,所以选C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古代文化常以耒耜来称犁……从单纯依靠人力耕作转变为利用畜力拉犁,是农业史上的又一次革命性进步。古代中国农业由牛耕代替耒耜大约开始于
A.商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秦汉时期
D.魏晋时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春秋时期,铁农具逐渐代替了过去的石制、骨制农具。战国中期,牛耕开始出现。至此中国古代采用铁农具和牛耕的精耕细作的农业耕作方式形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七夕乞巧》诗云:“……向月穿针易,迎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用一根彩线连续穿过七孔针或九孔针为巧)与这一风俗密切相关的认识是
A.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
B.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
C.男以强为贵,女以弱为美
D.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央视2013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决赛已经落幕,来自杭州的陆佳蕾最终成为捧杯者,下图为最早的成熟汉字甲骨文所示的四个字,分别为:春、夏、秋、冬。其中“春”字像植物生长的形状,寓意字像草木繁茂之状,寓意夏长;“秋”字像果实累累,谷物成熟,寓意秋收;“冬”字则形如把谷物藏于仓廪之中,寓意冬藏。由此我们可以推测

A.甲骨文以记载种植活动为主要内容
B.商朝是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
C.中国古代注重记录农业活动
D.商朝时期农业活动已有四季之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 ,“甲骨文”和“春、夏、秋、冬”?才是本题的题眼,“甲骨文”说明是商朝时期,“春、夏、秋、冬”说的是一年的四个季节,材料的整体意思就是“商朝时期已经有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说法,所以本题答案是D.商朝时期农业活动已有四季之分。AC和材料是有点关系,但很明显不能从整体上概括材料,商朝当然不是是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所以B想本身就错。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诗经》中有这样的句子:“荼蓼朽止,黍稷茂止。”(《周颂·良耜》);“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小雅·大田》)。这些诗句反映了西周(??)
①出现了小型青铜农具??②懂得沤制绿肥
③懂得治虫灭害????????④强化社会治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察古文理解能力。“荼蓼朽止,黍稷茂止”,描写夏日耘苗的情景,大意就是“荼、蓼腐烂变成了肥料,大片大片绿油油的黍、稷长势喜人”。“螟螣”、“蟊贼”是指农田虫害。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