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康有为主张“我朝变法,但采鉴日本,一切已足”。这一主张的根本依据应是
A.日本明治维新取得了成功
B.中国与日本的国情相同
C.其他国家的改革很不彻底
D.日本通过改革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无徵不信,不信民不从,故一切制度托之三代先王以行之。若谓圣人行事不可依托,则是以硁硁之小人,律神话之孔子矣。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材料二 著自下科为始,乡会试及生童岁科各试,向用四书文者,一律改试策论。……现当开创百度,事务繁多,度支岁入有常,岂能徒供无用之冗费,致碍当务之急需。如詹事府本属闲曹,无事可办……均著即行裁撤
参考答案:(1)方式:托古改制(1分)。原因: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及软弱妥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可明显看出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的方式是托古改制;材料一中文字“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说明了采用托古改制的原因是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及软弱妥协性;封建势力强大;为减少改革的阻力。(2)从材料二中可直接概括其改革的主要措施。(3)材料三中杨深秀维新派中戊戌六君子之一,他的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整个维新变法运动的主张,所以结合所学可知戊戌变法以失败而告终,其失败的原因是保守势力的阻扰;地方官员的阳奉阴违;缺乏群众的支持;从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启示:改革符合近代化的发展趋势,是历史的进步;但是改革要成功,必须有强有力的领导;有较完善的措施;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并要妥善处理好与传统势力的关系。
点评:康有为、梁启超是清末维新变法运动的主将,他们的思想和主张反映了维新变法运动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分子变革中国政治制度的愿望,标志着中国在向西方学习的进程中由器物文明开始深入到制度文明的层面。但是他们在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时却给了他披上了传统文化的外衣,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减少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在中国传播的阻力,但也表明其力量的弱小和软弱。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针对维新派的变法指出:“他们把足够几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这反映出维新变法中存在的问题是
A.变法理论有偏激之处,内部意见出现分歧
B.触动了既得利益者,树敌太多
C.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阶级局限性
D.变法过程中急于求成,变法内容上贪大求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列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方式中,对中国民族工业影响最大的是( )
A.修筑铁路
B.政治性贷款
C.开设银行
D.开设工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19世纪末,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开始以资本输出为主,在中国开设工厂,直接侵害了中国的民族工业。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梁启超认为“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下列关于维新变法运动的评价,与此说吻合的是
A.揭开中国近代史的序幕
B.开辟向西方学习的强国御侮之路
C.形成近代中国首次思想解放潮流
D.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