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东汉王充《论衡》中记载:“天能谴告人君,则亦能故命圣君。择才若尧舜,受以王命,委以王事,勿付与知,今则不然,生庸庸之君,失道废德,随谴告之,何天不惮劳也。”对作者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相信“天人合一”说
B.宣传“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C.宣传“君权神授”思想
D.反对“天人感应”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从王充的观点来看。他认为如果天真能谴告人君,当亦能命如尧舜那样的圣君贤主治理社会,那就用不着谴告了。可是“今则不然,生庸庸之君,失道废德,随谴告之,何不惮劳”也如此!看来所谓谴告说是靠不住的。这就反映出王充从矛盾律的角度来论证“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不正确性。故正确答案为D。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图被报道的事件发生在哪一时期?(???)

A.过渡时期(1949-1956)
B.十年建设时期(1956-1966)
C.文革期间
D.改革开放期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两极格局解体后,政治经济趋向多极化,同时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趋势也日趋加强。下图是下列哪一组织的会标( )?

A.世界贸易组织?
B.亚太经合组织?
C.欧洲联盟?
D.北美自由贸易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PEC是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的缩写,即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读图,下列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A.外国人在华开设工厂合法化
B.自然经济所占成份微不足道
C.民族工业得不到政府的支持
D.民族资本主义力量相对弱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不对, 外国人在华开设工厂合法化始于1895年《马关条约》,与图片时间不符;B与事实不符,自然经济在近代中国广大农村仍占主导地位;C不对,材料无从体现,而且表述绝对化;D符合题意,图片反映出与外商企业、官办和官商合办企业相比,民族资本主义力量相对弱小
点评:解答图表型历史选择题:第一,审清设问,明确要求。设问是试题的命题意图的直接表示,带有很强的指向性和限制性。因此,做题时要带着设问观察图表,增强审题的目的性和有效性。第二,读全图表,把握方向。要认真审读图表,这包括图表的标题、图表的内容尤其是图表中的文字,还有图注。最大可能地从图表中提取全面、准确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第三,排除干扰,科学判断。解题时一定要注意题干与图表的关系、题干与选项的关系、选项与选项的关系,注意肯定法和排除法相结合、图表信息与课本知识相结合,尽量排除干扰项和无效信息做出科学判断。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持这一观点的人应是
A.墨翟
B.孟轲
C.荀况
D.韩非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的观点是“提出法治、依法治国”,属于法家的观点,代表人物是韩非,D项正确。A墨翟是墨家的代表人物,主张“兼爱、非攻”;B孟子是儒家的代表,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C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学的集大成者,主张“仁义、王道”。故选D。
点评:“百家争鸣”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