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为人民政协《共同纲领》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的是? [???? ]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新民主主义论》
C、《论十大关系》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2、判断题 我国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还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下列不属于“民主政治建设还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原因的是[???? ]
A.民主程度受我国经济、文化、教育等社会条件的制约
B.我国的民主政治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C.人民尚未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D.人民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在某些方面尚未得到充分体现
3、判断题 图表《数字澳门》反映出
①“一国两制”方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②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具有高度自治权
③实行“一国两制”方针有利于澳门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④澳门经济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4、判断题 城市化过程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具体表现。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大大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6——1978年,整鏊13年,城市只增加了25个,城市非农业人口长期停滞。在6000-7000万左右,城市化水平在8.5%上下徘徊。1978-2001年城市数量由193个增加到622个,城市化水平由17.92%增加到37.7%。
——《新中国城市五十年》
材料二 中国乡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移动人数(1982——2000年)(单位:万人)

——《中国统计摘要(2002年)》
材料三 2004年全国城市建城区面积3.25万平方公里,仅占全国国土面积的0.34%I城市人口3.6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7.5%,2000年人口普查全国城市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8年,农村仅为6.85年;城市(不包括县镇)GDP占全国总量的比重在2/3以上;税收占全国总量4/5以上,城市人口承载能力最高,经济产出最大,规模效益最好,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
——《中国统计摘要(2006年)》
(1)据材料一,分析“文革”时期和1978年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及其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以后中国人口流动的特点及其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城市经济迅速发展的有利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上述材料和有关知识,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题 人口特少的33个少数民族,如基诺,珞巴等,在全国人大都有1个人大代表的名额,使他们都能表达本民族的意思,由此可见 [???? ]
A.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C.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
D.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