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摘自《明史纪事本末》???
材料二?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谯让(责问)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摘自《皇明大政记》
材料三?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尤开府之书记也。其事既轻,而批答之意,又必自内授之而后拟之,可谓有其实乎!吾以谓有宰相之识者,今之宫奴(宦官)也。
——《明夷待访录》
材料四?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俸直(官吏值勤)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卷
请回答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明太祖对中央机构采取的重大措施是什么?其理由是什么?(3分)
(2)根据材料二,明朝实际上行使相权的机构是什么?为什么行使这一职权的“无不惴惴惧者”?(2分)
(3)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阁臣权力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4分)
(4)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四,回答军机处有何特点?该机构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4分)
参考答案:1. 废丞相,权分六部。秦忘;小人专政
2. 内阁;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应结合材料一概括指出明太祖对中央机构的调整,属基本知识。第2问应从内阁的职能方面分析,内阁是辅佐皇帝处理政事的顾问机构,从根本上说并无实权。第3问要求对比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阁臣权力的变化,应仔细的阅读材料二和材料三的相关内容来回答。第4问要注意分析军机处的设置反映的时代特征,考查对这段历史整体把握的水平。
点评:明清之际是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隋唐时期沿袭下来的一整套的统治秩序已经不能有效地维护明清之际的统治需要了,因此明代废丞相、清代设立军机处,专制皇权急剧加强,但是也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列主要体现了(???)
A.中央集权的强化
B.皇权的独尊
C.等级的森严
D.文化专制的扩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由材料中“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可知宋代第一个是“赵”,明代第一个是“朱”,而这些都是皇帝的姓且皇族姓氏排在首位,主要体现了皇权的独尊地位,B符合题意。而A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C与材料主旨无关;材料虽涉及文化方面,即体现了文化的专制,但根本的原因是皇权独尊,因为皇权独尊包括文化的专制,这是皇权独尊的一个方面,D没有能够体现材料主旨,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表为汉至唐前期东南地区行政区划设置分布,从中可推出的符合事实的结论是
时期 郡县数
| 西汉
| 三国
| 两晋
| 隋朝
| 唐前期
|
苏南浙江
| 会稽郡北部31县
| 4郡50县
| 5郡70县
| 7郡43县
| 13州74县
|
江西
| 豫章郡18县
| 4郡51县
| 6郡58县
| 7郡19县
| 7州34县
|
福建
| 会稽郡南部1县
| 1郡9县
| 2郡14县
| 1郡5县
| 5州28县
A.行政区划设置与经济重心南移同步?????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C.中央政府对地方行政管理不断加强????? D.地方权力不断加强削弱了中央集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以表格的形式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解答本题可以采用排除的方法,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经济重心南移始于唐后期,A不合“汉至唐前期”;B的表述不合题意,郡县制代替分封制始于秦朝,汉至唐前期地方行政区划主要体现的是郡县制;材料中表格主要反映了汉至唐前期东南地区郡县设置越来越多,说明中央政府对地方行政管理不断加强,C符合题意;D的表述不合史实,因为地方权力不断加强是加强了中央集权,不是削弱中央集权,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封建社会后期(明清时期)消极影响逐渐增大,主要在于 A.官场腐败严重 B.官僚主义之风盛行
C.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D.激化了阶级矛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评价。其中A、B、D三项均是该制度产生后就存在的弊端,而只有C项是后期对中国社会的主要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08山西平遥4月高三质检)一位历史老师在暑假期间参观了西安临潼秦陵兵马俑,拍摄了一些典型历史图片(部分见下图)并在班上展览,引起了学生热烈讨论。学生的看法不正确的是 (???)
??  秦兵马俑一号坑?????????武士跪射俑?????????秦陵兵马俑二号坑 A.再现了秦朝的强盛国力 B.暴露了秦始皇的奢侈残暴
C.体现了秦民的勤劳智慧 D.反映了秦朝人的保守落后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以上历史遗存是秦朝当时情景的再现,不同程度的能正确反映真实的历史,从兵马俑的宏伟,一方面反映了秦朝势力的强盛,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秦动用民力,劳民伤财,暴露了秦始皇的奢侈残暴;这些文物至今保存完整,能体现秦民的勤劳智慧;与秦的保守落后无关。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