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茅盾在小说《春蚕》中写道“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但他很相信老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当河里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A.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经济水平
B.引进西方的文化以巩固统治
C.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
D.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的结果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886年以前,茶叶、丝是中国主要的出口商品。此后,豆类、草编、花生、桐油、猪鬃等商品出口数量日益增加。这实质上反映了19世纪末的中国[???? ]
A.小农经济的生命力十分顽强
B.社会生产力有较大提高
C.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资本主义经济缓慢起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列图表(注:X??轴表示时间,Y??轴表示佃农对地主的依附程度)能体现佃农与地主依附关系发展的是??
|
[???? ] A.
 B.
 C.
 D.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鸦片战争以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 [???? ] A.手工棉纺织业衰败? B.榨油业的衰败 C.铁器制造业的衰落?? D.制糖业的衰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作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