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材料
| 推论
| 推理依据
|
1.有人说:中国历史“两千年看西安,五百年看北京,一百年看上海”
| 1. 上海只有100年历史。
| 1. 1843年开埠至1949年上海解放,差不多一百年。
|
2.上海竹枝词云:“邑志详陈旧土风,镇升为县百年中。田家妇女帮农作,镇市夫男晓女工。蓬首晨兴遥入市,归家手挈米和盐。”
| 2. 上海竹枝词不可信。
| 2.上海镇设于1267年,1291年正式设县,其间不足30年。
|
3. 1854年7月,英、美、法三国领事根据修改后的《上海土地章程》宣告Municipal Council正式产生。
| 3. 促使租界成为“国中之国”。
| 3. 工部局的建立及其后各种下属机关的设置,最终导致租界完全脱离中国政府的行政治理范围而独立。
|
4. 1909年由上海绅商组织的总工程局改为“城厢内外自治公所”,成为华界的地方自治总机关。
| 4. 从此晚清华界由上海绅商为领袖的地方自治政府直接管理。
| 4. 1909年清政府正式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
问题:(13分) (1)??以上错误的推论是哪些?(写出编号,以逗号隔开) (3分) (2)??参看“推理依据”,依次概述你判其推论错误的理由。(3分) (3)??根据文明形态论,材料二中竹枝词描绘的场景发生在哪一种文明社会?(2分) (4)??纵观上海百年近代史,从一至两个方面叙述你对上海的印象。(5分)
2、判断题 诸子百家的学说后来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是 A.法家 B.道家 C.墨家 D.儒家
3、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中国近代化,它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整十历史过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机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明神宗实录》卷三六一 “养民之道,惟在劝农务本”,而开矿谋利,则属舍本逐末,“殊非经常之道”。 ——《清史稿》 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莫不知在良田。???——陶煦《租核》 材料二
|
年代
| 商办
| 官办或官商合办
| 外商企业
|
设厂数(家)
| 资本(千元)
| 设厂教(家)
| 资本(千元)
| 设厂数(家)
| 资本(千元)
|
1872—1894年
| 53
| 4697
| 19
| 16196
| 103
| 28000
各省动力状况及职工数(1915年)
|
省份
| 工场数(家)
| 职工数(万)
| 人口总数约(万)
|
动力使用(机器动力)
| 不用动力
| 合计
|
山东
| 121
| 815
| 936
| 2.4774
| 3792
|
江苏
| 149
| 1139
| 1288
| 14.2678
| 2588
|
安徽
| —
| 386
| 386
| 2.468
| 1622
|
湖北
| 17
| 515
| 532
| 3.679
| 3414
|
云南
| —
| —
| —
| —
| 932
|
贵州
| —
| 17
| 17
| 0.0606
| 966
——摘编自《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三
 第一辆出厂的解放牌汽车??? 1954年毛泽东给爱姆发动机试制成的贺电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以及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特征。(3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这些现象出现的条件。(3分) (4)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近现代化的认识。(2分)
4、判断题 “(东方文明)试图借训诫与榜样,造出些具有人为的高度伦理义务感的人;他们认为,靠这种培育,这些人便一定能够依据明智的判断治理同胞,而尽可能不援引固定的法律条文。这种思想模式,迥异于正常的西方习惯——后者乃是强调政治的核心是法理而非伦理。”可见 A.西方自古就是法治社会 B.西方政治文明比中国先进
C.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本质是人治 D.中国古代没有成文法律存在
5、判断题 中美在上海发表的《中美联合公报》中声明: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任何一方都不准备代表任何第三方进行谈判。这主要是针对????????????????????????????????????(??) A.苏联在亚太地区的扩张 B.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C.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霸权 D.日本迈向政治大国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