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1《唐律》中对地主官僚“占田过限”“妄认盗卖公私田”“在官侵夺私田”等不法行为,也定有惩治律条。州、县、里正地方官须依均田令进行土地还授,“若应受而不授,应还而不收”,也要依法治罪。地方官“诸差科赋役违法及不均平,杖六十”,擅自加重赋敛的,以坐赃或枉法论罪。
材料2唐代均田令对贵族官僚授永业田的规定不仅全面,而且数额很高,对土地买卖的限制也比较松弛,……皇帝对贵族官僚无限制的赐田,……到玄宗时期,一方面因为商品经济空前发展,从事兼并的富商大贾愈来愈多,另一方面,官僚集团也空前膨胀。……“兼并之弊,有逾于汉成(帝)、哀(帝)之间”。
材料3安史之乱以后,贫富分化更加悬殊,“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大地主的土地多阡陌相连,他们把相连在一块的土地组成一个生产单位,当时通称为田庄。……在唐后期,官府、皇室、官僚、豪富以至寺院,都拥有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田庄。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古代史》
回答:
(1)据材料1指出《唐律》为保证均田制的顺利实施作了哪些具体规定?
(2)综合材料2和材料3,说明唐均田制不能长久维持的原因。
(3)《唐律》虽然对均田制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保障,但最终均田制还是遭到了破坏,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参考答案:(1)限制地主官僚兼并土地,严格实行土地还授的规定;严禁增加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唐朝的法律、均田制、均田制的破坏等内容,体现了归纳、分析、综合等材料处理能力。我们对历史事物的认识,要辩证、联系地看,尽管通过法律等形式,唐政府力求均田制得以实行,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变化,均田制是不会长久的,土地兼并等现象也是不可能根除的。解答时,要将材料和教材相关史实结合起来理解。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关于1927~1936年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重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B.民族资本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已经占据主导地位?
C.官僚资本对金融的控制削弱?
D.没有得到国民政府的政策支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由于部分选项在教材中没有明确表述,所以应用排除法解决。其中,A、C、D三项都与史实不符,所以应选择B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春联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下列各项内容选自建国以来不同时期的春联,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共产党恩泽天下,新中国情满未来”
②“总路线鼓舞人心,大跃进快马加鞭”
③“十载寒风浸岁月百春凋谢,一朝风雨洗家乡万木峥嵘”
④“五谷丰登将再现,六畜兴旺定有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③④①②
D.②④①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①指新中国成立;②指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推行,进行大跃进;③指改革开放;④指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弊端,进行经济恢复。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近代西方政党政治的发展与建设推动了民主政治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主要表现有( )
①缓解社会矛盾
②平衡社会各阶层的利益
③强化对执政党的监督
④实现人民的某些要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缓解社会矛盾、平衡利益属于政党政治的积极作用,但不属于“民主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的范畴,故排除含①或②的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B.促进了人口流动、信息交流
C.便利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
D.减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影响的分析、理解能力。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英国打开中国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美国、法国完成工业革命后,英法联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美国成为帮凶,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所以D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要求。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