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唐太宗时,全国分为十个道,每个道包括若干个州,以便于皇帝派官员视察各州的行政工作。与“道”职能相当的是
A.秦朝的郡
B.西汉的州
C.宋朝的谏院
D.元朝的中书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史实可知唐代设置“十道”视为监察区域,这与汉武帝时期设置“十三州刺史”的目的相同,即实现中央对地方的监察以弱化地方分裂割据行为的发生,所以答案选B,A D两项属于地方行政区,C项功能在于监察中央官员。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夏商周时期最突出的科技成就出现在下列哪一知识领域
A.天文历法
B.医药学
C.生物学
D.地理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夏商周时期最突出的科技成就出现在天文历法领域。:《夏小正》相传我国传世的第一部历法。(现在还把农历叫夏历);商人采用“阴阳合历”“年中制闰”,“二十八宿”,“四象”。在周代已用十二地支来计时。用圭表测影。确定冬至和夏至等节气。故选A。B项是在战国以后发展起来的;CD项都是在明朝后期得到发展。
考点:古代的科技
点评:中国古代的科技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商周时期便已发展到较高的水平,后来以四大发明为主要的代表,对中国和西方世界的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古代科技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和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都需要掌握;另外也要回近代科技中西方发展速度差异的原因。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有学者认为:不能为了强调伦理型文化的优越面去过度推崇宗法制度。这是因为宗法制度
①保障的是贵族垄断的特权政治
②建立的是贵贱有序的等级社会
③强化了血缘世袭的观念
④实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宗法制度的弊端。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其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这段材料指出了宗法制度的弊端,根据所学知识,宗法制度的弊端包括①②③④。因此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唐代三省六部制的实行体现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主要是因为
A.废除了丞相,中央官制出现重大变革
B.三省相互牵制,有利于皇权的加强
C.政府决策呈现民主化趋势
D.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项错误,明代废除了丞相;C项错误,决策大权始终掌握着皇帝手中,并未形成民主化的趋势;D项错误,三省六部制是中枢权力机构,主要是体现的皇权与相权的关系。B项正确,三省六部制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点评: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实行的重要的政治制度。三省之间相互制约,互为补充,分工明确,大权集中于皇帝。与此相关的隋唐时期实行的重要的政治制度科举制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王沔(音mian,三声),字楚望,齐州人。……加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户部侍郎,参知政事。”此段文字中的王沔应该是(?)
A.汉朝人
B.唐朝人
C.宋朝人
D.清朝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实际考查的是宋朝设立参知政事以分割宰相权力的史实。根据材料中“参知政事”一语,可判定出此题答案为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