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899-1937年,美国工厂数从50.9万个减为16.7万个,工厂产品价值从130亿美元增至607亿美元,生产工人由509.8万增为856.9万。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A.生产与资本的高度集中
B.罗斯福新政
C.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
D.世界市场形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英国历史学家J.R.格林说“七年战争是世界历史上的—个转折点,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七年战争对英国历史产生的影响有
①夺取了西属美洲贩卖奴隶的专卖权???②取得了对印度的完全控制
③促进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④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1763年,英国获得了英法七年战争的胜利,并签订了《巴黎和约》夺取了西属美洲贩卖奴隶的专卖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促进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英国取得对印度的完全控制是在19世纪中后期。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新航路开辟以前,人们所知道的世界,或者是地中海周围,或者是亚洲东部和中部,或者是亚欧大陆及北非等等,总之,不出世界的某一局部。造成上述对世界认识局限的原因是 [???? ]
A.不同地区资源环境的差异
B.世界各地大体处于隔绝闭塞状态
C.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
D.世界各地文化、价值观念的不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2分)美国“边疆学派”认为:“疆界”从来就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有形的、筑了界碑的。近代以来,一个国家的疆界观与其现代化历程紧密相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l9世纪清朝宗、藩(斜线部分)关系疆界图?????? 19世纪大英帝国(黑色部分)疆界
问题:请从现代化的角度对中英疆界观进行
参考答案:中国的疆界观实质是天朝上国、夷夏之辨的传统观念,其阻碍了中国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这一题提供了两幅地图,分别反映了19世纪前后中英两国的疆界及其疆界观。从下边的文字阐释看,中国的疆界图是宗藩关系的图,而英国的疆界图是大英帝国的图,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中国清朝的疆界图是由于中国将周边邻国作为自己的保护国,自以为是天朝上国,可以为周边邻国提供保护,中国对藩国的保护是不计较自己的利害得失的,只要是承认中国的天朝上国地位,中国就可以提供保护,所以从现代化的角度来说的话,这种疆界观是不利于中国的近代化发展的,这只能助长中国政府和官员的自大观念,会更固步自封,而丝毫不能让中国看到自己的不足,所以长期的闭关锁国,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大势。而从图片和所学知识角度看,英国的疆界是由于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不断往外殖民扩展所导致的,这些扩张到的地区不断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原料、市场、劳动力等条件,因而是有利于英国的现代化的。所以要从两国疆界观的实质和影响角度去评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851 年第一届世界博览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 , 英国展出的最新工业成果中可能包括(??)
A.铁路设备、柴油内燃机
B.电灯泡、蒸汽织布机
C.蒸汽锤、铁路设备
D.电话机、水利纺纱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BD不对,内燃机、电灯泡、电话机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成果,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1851 年展出的应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第一次工业革命被称为“蒸汽时代”,蒸汽机有推动了火车、轮船的出现。因此C符合题意。
点评: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工业革命中,发明了改良的蒸汽机,蒸汽动力普遍应用;发明了汽船、火车机车等新交通运输工具;促进社会生产力飞跃发展等等。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电器产品深入到生产生活多个领域;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促进交通运输事业更大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引起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它们给我们的启迪包括:①科学技术是巨大的生产力;②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③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求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