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周易·系辞下第八》中的这一记载所反映的情况是
A.中国原始时代从采集、渔猎进步到农业生产阶段
B.中国传统农业长期以来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C.原始狩猎工具的创制极大地丰富了食物的来源
D.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
2、选择题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在中国古代,有助于缓解社会上“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这一不公平现象的制度是
A.井田制
B.均田制
C.商鞅的“废井田,开阡陌”
D.鲁国的按亩收税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五千年的农耕历程诞生了丰富灿烂的农耕文化,其中众多诗词及其绘画形象地再现了我国传统的小农经济,譬如: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______《四时田园杂兴(其一)》
材料二?茶叶在19世纪30年代每年出口5000万磅,1841年增至7000万磅,1851年达9900万磅,几乎增加了一倍。丝的出口,在鸦片战争前一般每年只有几千包,最多不过10010包,1847年增至22000多包。由于丝、茶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纷纷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
材料三?过春节,贴春联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和历史变迁相联系。下列春联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村变化:
春联一: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春联二: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春联三:种责任田仓里储粮翻两番:行大包干银行存款增十倍。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4分)
(2)材料二反映中国农业生产的变化有哪些?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4分)
(3)三对春联各反映了怎样的农业政策?(3分)春联二中的政策有“暖人心”吗?为什么?(3分)
4、判断题 “又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侵润,雨则杜塞水门”——《华阳国志》。书中所记载的水利工程是 [???? ]
A.?郑国渠???????
B.?都江堰???????
C.?灵渠???????
D.?芍陂
5、判断题 旧中国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 [???? ]
A、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B、农民生活富裕安逸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