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是对哪项水利工程建设的
A.春秋时期的芍陂
B.西汉的白渠
C.战国时期的都江堰
D.汉代治理黄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以及解读信息理解能力。根据题干“时无荒年,谓之天府”,可以得知这个水利工程在成都。所以选C。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被誉为“中国第一城”的澧县城头山古城遗址,保存着完好的中国最早的大型祭坛和灌溉设施完备的世界最早的水稻田(6500年前)。这些信息反映出
A.湖南耕种技术一直领先世界
B.中国此时已经进入文明社会
C.中国古代农业起源早
D.中国经济重心转移一直在南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中的信息,阐述了6500年前的大型祭坛和灌溉设施完备的世界最早稻田遗址,分析选项,A项中的“一直”说法太绝对,排除A。进入文明社会需要具备文字、国家、法律、国家机器、城池等条件,仅凭题干信息,不能得出B项结论,排除B。D项错误在于“一直”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唐代以后中国经济重心才开始逐渐转移直到宋代才到南方,答案为C。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题干含义,不要对题干进行夸大性理解。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列各项符合史实的是
A.夏朝时期已广泛使用青铜农具
B.青铜制造是夏商和西周手工业的主要部门
C.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铁器的使用
D.西汉时期,我国人民创造的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比欧洲早2 000年以上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夏朝青铜器很少,青铜制造不是夏朝的主要手工业部门,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唱词反映出我国古代

①自耕农富裕祥和的生活状况 ②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③“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④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从材料可知,讲的是中国小农经济的特点,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但是并不能说明中国古代自耕农富裕祥和的生活状况,反而是中国古代人民过着清贫的生活。所以排除了①,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周易.系辞》记载“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所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这一记载可以说明神农氏的贡献是
A.农业
B.祭祀
C.中医
D.教育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